-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远程教育理工科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标准研究初探.pdf
摹竞哮 章 2014年第4期(总第138期)
l0O
现代远程教育理工科课程互选及
学分互认标准研究初探*
汪 淳,康小燕,姚 俊 ,高建宝,程 华 ,应卫勇
(华东理工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上海 200237)
[摘要]学分互认J-作在国外已进行了多年,促进 了优质资源共享。各种模 式优劣有别,因国情不同,无
法简单引进。我国本科领域有过一些尝试 ,效果并不理想。本项 目旨在探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理工科
含实验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 的可行性 ,寻求建立互认机制 的方法 ,为更广领域诸如整个现代远程教育乃
至全 日制本科教育 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远程教育;理工类 ;实验 ;学分互认
ExplorationontheCreditTransferCriterionofEngineering
CoursesinDistanceEducation
WangChun,KangXiaoyan,YaoJun,GaoJianbao,ChengHua,YingWeiyong
Abstract:ThecredittransferhasbeencarriedOutformanyyearsinforeigncountriesanditpromotesthe
sharingofexce11enteducationresources.However,becauseofthediversetransferpatternanddifferent
nationa1conditions,alltheforeigntransferpatternscan’tdirectlybeusedinChina.Themethodonce
triedintheundergraduateeducationinourcountryandgotlimitedeffect.Theprogram attendstoexplore
theleasibilityofthecredittransferinengineeringcoursesincludingtheexperimentalcoursesindistance
educationandseekstObuildasystem ofcredittransfer.Itisapieceofadvicetothedistanceeducationas
wel1astothefulhimeundergraduateeducationforreference.
Keywords:Distanceeducation;Engineeringrelatives;Experiment;Credittransfer
一 、 研究背景 子课题 “理工类课程 (含实验)互选互认 的研究与
2012年 ,教育部职成司组织高校和教育单位 实践”,并与江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
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课程学分标准及质量内涵和 哈尔滨工业大学四所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共同展
学分转移制度与机制 的制订及应用进行研究 ,项 开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 的研究,在实践 中探索建
目包含 8个子课题 ,华东理工大学承担其 中一项 立网络学历教育共享课程的学分转换标准。
[作者简介]汪淳 (1976),女,硕士,资源建设主管 。
*本文系教育部职成司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课程学分标准及质量 内涵和学分转移制度与机制的研究及应用”项 目之子课
题 “理工类课程 (含实验)互选互认的研究与实践”(CECC06)阶段性成果 。
现代远程教育理工科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标准研究初探 101
(一)国际实践 以全 日制普通高校的学生互换及学分互认为主。
目前 ,世界上不少国家对学分互选互认和转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促进税收工作合理健康发展.pdf
- 武汉地区理工科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三项教育”之汽车文化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pdf
- 武汉理工大学团属微博运行状况研究报告.pdf
-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索——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pdf
- 民办高校“错位化”建设专业的思考与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为例.pdf
- 民办高校多路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以理工科C语言课程为例.pdf
- 民办高校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实践及拓展研究-以南通理工学院“校园春晚”为例.pdf
- 民办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中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思考与探索——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为例.pdf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能定位思考——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为例.pdf
- 现行税收制度下建筑安装企业的会计核算探究.pdf
- 现行税收政策实施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以土地增值税税制改革为例.pdf
- 现行税法下固定资产税收筹划的探讨.pdf
- 现阶段激发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活力的探讨——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图书馆为例.pdf
- 珠三角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2009--2013年东莞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研究.pdf
- 理工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pdf
- 理工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思考与探讨.pdf
- 理工专业文学教育与创新思维素质培育.pdf
- 理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模式的探讨.pdf
- 理工专业高端学生EAP课程设计——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英语课程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