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结合之路的历史发展演进.doc
中国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结合之路的历史发展演进
【摘 要】中国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通过中国民族音乐家与中国的电子音乐家们终于初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对于这些成果的系统的梳理总结以及理论性研究却十分匮乏。通过对中国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结合之路的历史发展演进的理论梳理,为今后实践发展提供前行思路。
【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电子音乐;结合;历史背景;现状
一、中国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结合的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独特的美学品格,与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之间产生着深刻的共鸣。她历经数代音乐家前辈的不断整理、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韵味,撑起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半壁江山。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国民众音乐审美的变化以及传统民族器乐本身的发展局限性等主客观原因,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走入了低谷,“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危机论”顿时四起。
大陆人对电子音乐的初步接触,是在80年代未90年代初四通公司成立了电脑音乐事业部时开始的。纵观世界电子音乐发展史,这一时期世界电子音乐正好处于电子音乐数字化时代,中国仿佛像空降兵一样略过电子音乐发展的模拟阶段,直接进入了飞速前进的电子音乐数字化时代。所以,“当四通公司成立了电脑音乐事业部时,大家就开始接触MIDI,就直接使用音序器、合成器、音源等MIDI乐器和运用运行音序器软件的计算机来从事音乐创作和制作。尽管音乐制作过程中的大部分器材仍旧是MIDI乐器,然而,从那时起,大家已经开始用电脑音乐来称呼。”也是在那个时候,人们以为这个就叫做计算机音乐(直至1999年ICMC第一次在中国开会,计算机音乐完整的内涵外延才被中国电子音乐界广泛的认识。)。当时的中国音乐界以及中国民众都怀着好奇但谨慎的眼光审视着这个天外来物。与此同时,中国电子音乐界也开始努力的寻找、尝试着各种进入中国主流音乐舞台、扎根中国民众内心并且能够在世界电子音乐界后来居上、异军突起占有一席之位的途径。
中国民族器乐界与中国电子音乐界在各自苦苦寻觅解决自身发展症结的路途中,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集到了结合的道路上。
二、二者结合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状
从现有音响资料来看,中国电子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结合可大致分为结合起步阶段、结合初级发展阶段、结合深入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作品数量涨幅明显,发展逐步深入,其中第一、第二阶段以声乐作品为主,第三阶段纯器乐作品大量出现但与声乐作品相比稍逊一些。
第一阶段: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这段时间由于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陆大量涌入了台湾和香港的流行歌曲,电子音乐与中国民族器乐的结合的形式也夹杂在这些流行歌曲中进入了中国大陆。这一阶段为电子音乐与民族器乐结合的起步阶段,虽然为数极少,但已初现端倪,最代表的应是“邓丽君”演唱的作品。
第二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这一阶段为发展初级阶段,电子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的结合形式比较单一,但是却非常迅速的在中国大陆的音乐界大面积的铺展开来。这种大面积的铺展成为今后的深入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这一阶段的主要形式是以MIDI制作的音乐铺底,在流行歌曲和民歌的前奏、间奏和尾声处穿插入民族器乐的演奏,如:在那时非常流行的“真的好想你”的前奏间奏和尾声中大量的出现二胡的独奏;在 “飞天”的间奏中加入了琵琶的演奏等。
第三阶段:9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是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结合最为活跃的时期,它的形式多样化、向更深层次发展,这一阶段电子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结合的内涵逐渐被挖掘出来。①在为声乐歌曲伴奏的方面,摒弃了原先单纯的旋律模仿,而是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民族器乐的音色特征以及演奏技法进一步得到体现,达到了更好的伴奏效果。如:在王力宏的“星座”中笛子与电子乐器之间就产生了很好的律动。②民族器乐的伴奏角色开始转变,替代了人声的主角角色,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我国原创的这一学科的音乐表现形式――“新民乐”,如流行音乐风格的“女子十二乐坊”以及学院派风格的由石夫创作的《瑶池水音》和与世界接轨的New Age风格的音乐如林海创作的《琵琶相》③实验类的风格得到初步发展如张睿博创作的《十面埋伏》等。
在现场演奏方面如New Age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雅尼为中国笛子谱写的曲子,《NIGHTINGALE(夜莺)》是紫禁城泰姬陵音乐会及《TRIBUTE》专辑中最吸引人的作品之一;欧洲电子音乐创作先锋,法国音乐家让?米歇尔?雅尔(Jean Michel Jean)在紫禁城音乐会中将二胡、古筝等民族乐器与萨克斯、吉他等西洋乐器以及电子乐器和多媒体技术在他的指挥调配下,合作得亲密无间但又特色鲜明,他特地为中国而作的,《Children Of The River》甫一开场悠远清脆的竹笛声就引人神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54课时).doc VIP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docx
- 住房公积金贷款全权代理委托书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课《清洗我的小水杯》课件.pptx VIP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ppt VIP
- JB_T 7334-2016 手拉葫芦.pdf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DB15T 3962.3-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黄金行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