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插队经历对王小波创作心理的影响.doc
云南插队经历对王小波创作心理的影响
摘 要:王小波曾被一些论者誉为“文坛外高手”, 引起了越来越多评论界的关注。他曾经在德宏州陇川县插队数年之久,这段独特的经历在王小波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激发了王小波最早的文学创作冲动。王小波的作品一再反复穿插大量的有关德宏插队时期的故事、经历,来反思历史的错位和时代的荒谬,成为其文学文本中一个重要的叙事构成。研究王小波的德宏插队经历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为探讨王小波的文艺心理和深入分析其作品提供了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视角。
关键词:王小波;德宏;插队经历;文化心理
一
王小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曾被一些论者誉为“文坛外高手”,他以旺盛的精力创作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三部曲,这些小说无论从主题还是技巧都与当时的文学主流自觉的拉开了距离,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景观。和他生前几乎籍籍无名而异常落寞相比,1997去世之后,王小波的小说引起了越来越多评论界的关注,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往往集中于其成名作《黄金时代》及以后的作品,从小说的叙事学分析,至王小波小说艺术的中西方资源均已有研究者涉足,随着不断阐释和研究使学术界呈“众声喧哗”之势。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王小波和地处边疆的云南省德宏州有着较深的渊源。1968-1970年,王小波曾经在德宏州陇川县插队数年之久。这段独特的经历在王小波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在德宏的插队生涯和种种经历,激发了王小波最早的文学创作冲动。另一方面,王小波在德宏陇川插队的这段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素材。在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中,他一再反复穿插大量的有关德宏插队时期的故事、经历,来反思历史的错位和时代的荒谬,成为其文学文本中一个重要的叙事构成。研究王小波的德宏插队经历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为探讨王小波的文艺心理和深入分析其作品提供了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视角。
二
1968年,王小波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到云南德宏插队时,年仅16岁。之前王小波曾看过一本当时风靡全国的书《美丽的西双版纳》,被版纳热带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少数民族吸引,毅然放弃了较为舒适的干校锻炼自愿远赴云南边疆,但阴差阳错到了和西双版纳颇为相似的德宏,从此和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时代的王小波像当时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受“文化大革命”时代宣传的感召,希望在艰苦的边疆地区奉献自己的青春,战天斗地,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然而在云南插队三年彻底颠覆了王小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火热的理想和触目惊心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小波们一直信奉的人生理想和美好憧憬被残酷的现实世界击得粉碎。可以说,正是在德宏陇川插队的这段经历,在艰苦的生存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的严酷拷问中,让王小波对中国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有了最清醒和直观的认识,对“文化大革命”中廉价的政治宣传和愚民政策有了切肤之痛,对生活的本质和真相产生了新的质疑和思考。也正是是在德宏插队生涯中的种种经历,激发了王小波最早的文学创作热情,通过阅读和写作中重新构筑自身的生存方式,从而超越“文革”这个充满苦难的时代。
整个插队生涯给王小波留下的最恐怖的记忆恐怕就是无休止且异常繁重的民间劳作。当时王小波和其他21位北京知青被分配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弄巴农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劳动由管理组织分配,王小波曾从事过割稻、扛包、挖沟、放牛等各种农事活动,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王小波而言构成了非常严峻的考验,以致他有因病情发作而入医院治疗半个月的记录。王小波后来在杂文中愤怒地回忆说:“笔者在农村插队,在学大寨的口号鞭策下,劳动的强度早已超过人力能够忍受的极限,但那些工作却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对于这些活计,老乡们概括得最对,没别的,就是要给人找些罪来受。”不仅王小波如此,这大概是所有插队知青的共同感受。知青们一边要日复一日承受强大的劳动强度,但是同时却缺衣少食,忍受着极端的贫困。严峻的生活体验使王小波真正走出了被长期灌输的浪漫化的革命想象,在不堪承受的苦难面前开始对生活的真谛展开痛苦的思索。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在回顾自己的插队经历时曾说:“没有人能使我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我们偏爱从自己皮肉上得来的真理,我们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对王小波来说亦是如此。显然,在插队过程中现实呈现的荒谬和连绵不绝的苦难,比任何廉价的政治宣传和狂热的鼓吹更有说服力,这也正是王小波日后在小说和杂文中一再追溯德宏插队生涯、彻底反思文革历史的现实源泉。
比之物质贫乏,更令知青难以忍受的是精神的禁锢和思想的贫乏。众所周知,文革期间是中国思想控制最为严密的时期,全国上下仅剩八个“样板戏”和浩然《金光大道》等充满意识形态意味的少量作品,对于“嗜书如命”的王小波等下乡知青而言,被剥夺阅读和思考的权力,让插队生涯简直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docx VIP
- 2025秋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9s12系列增强型捕捉定时器模块..ppt VIP
- 图书供货项目实施方案.docx VIP
- (高清版)B-T 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pdf VIP
- 租房合同租房合同.pdf VIP
- 文华财经期货软件指标公式源码准确率最高的期货指标 白银期货指标公式.doc VIP
-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15-2021年桂林理工大学考研《874概率统计》初试真题合集.pdf VIP
- 2019-2021年桂林理工大学《859普通物理》考研初试真题合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