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用人:有的用其才能,有的用其性命.docVIP

刘邦用人:有的用其才能,有的用其性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邦用人:有的用其才能,有的用其性命.doc

刘邦用人:有的用其才能,有的用其性命   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无赖”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业?   刘邦登基那一年的五月,他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刘邦能当上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善于调动身边的资源,利用众人的力量,为自己的霸业开道。   “统一战线”,借力打力   在刘邦成就帝业的历程中,他遇到了两个强大对手,第一个是强大的秦朝,第二个是能征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刘邦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是因为他在和每一个对手对阵时,都会寻找盟友一起作战。在战胜了共同的敌人之后,他再动手解决身边的盟友。   公元前209年,刘邦找来好友萧何、曹参、樊哙,鼓动老乡们造反,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两岁,他起兵反秦时,已经48岁了。七年后,他登基称帝,开创了汉朝的数百年基业。   从刘邦起兵到秦朝灭亡,三年时间。刘邦没有治军经验,是个常败将军。起初,刘邦连一个小县城都攻不下来,只好向项梁和项羽求援。   公元前208年,赵王被秦朝20万大军围困在河北巨鹿,楚怀王一方面命令项羽解巨鹿之围,另一方面要刘邦向西攻打秦都咸阳。此役,项羽显示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以3万之军大破秦军主力20万,奠定了整个反秦战争的胜局。就在项羽与秦军交战正酣之时,刘邦一路西进,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经过几次不痛不痒的战斗之后,兵临城下。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的第二年,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爆发。刘邦第一次攻打项羽的都城彭城(今徐州)时,率领了56万人马,当时项羽不在彭城,正在山东平定诸侯叛乱。刘邦想趁项羽后方空虚,打项羽一个措手不及,且自信满满。果然,他攻占了彭城。但没想到,项羽很快率领3万人马杀回,刘邦56万人马被项羽打得溃不成军,20万人战死。刘邦坐着一辆马拉的板车一路西逃,追兵追得很急,为了让板车跑得更快,刘邦十几次将年幼的一双儿女踢下车,幸亏好心的车夫把孩子捡了回来。最后,是项羽的部将徇私放过刘邦,刘邦才捡了一条命。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想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与军事天才项羽相抗衡。   公元前202年,刘邦起用韩信,拜韩信为大将军,并笼络了善战的彭越和英布。这一年,韩信一鼓作气,灭掉了黄河以北的所有诸侯,楚汉之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与项羽在垓下会战。刘邦约定韩信、彭越、英布的部队一起合围,但是他们就是按兵不动。韩信甚至来信,要求刘邦封他为王,不乏威胁的意味。这时候,刘邦满脑子就想着一件事:灭掉项羽。于是,他表态,只要你们合围项羽,函谷关(今河南三门峡)以东的土地我不要了,你们三个人平分。   在几路大军的合围之下,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项羽自刎的第二天,刘邦就解除了韩信的军权,夺了他的齐王印。几年后,韩信被萧何和吕后谋杀于未央宫里。   三类人才,区别对待   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我该怎么办啊?”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楚汉之争时,刘邦麾下的确人才济济。这些人才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世之才,就是从刘邦起兵就跟随他,同甘苦共患难,始终如一的人,比如萧何;第二类是一时之才,就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某些关键阶段,效力于刘邦的人,像韩信、彭越、英布就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是一事之才,就是只为刘邦做成功一件事的人,比如丁公和侯公等。   萧何是刘邦的同乡兼同事,两人有着非同一般的私人关系,刘邦把萧何列为开国第一功臣。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之后,认为萧何位高权重,对他有所防范。晚年的萧何对国事一直保持沉默,委曲求全,付出了沉重代价,才没有把身家性命搭上。   对待韩信这个从项羽阵营中“跳槽”过来的人,刘邦开始并不看重。韩信托夏侯婴和萧何推荐自己,刘邦很反感,认为韩信贪得无厌,一门心思想往上爬。直到萧何半夜跑出军营,追回逃走的韩信,刘邦才决定和韩信见面。见面后,刘邦心里很清楚,他要夺取天下,用得着韩信。但是,正如韩信自己所说,“狡兔死,走狗烹”,项羽覆灭之后,韩信也迅速走向了灭亡。   对第三种人,刘邦的态度更鲜明。丁公其人,原本是项羽的部将,之所以说他是刘邦的“一时之才”,是因为当年刘邦坐板车落荒而逃时,他带兵追上刘邦后,徇私放了刘邦。项羽覆灭后,丁公想,自己救过刘邦一命,就前去投奔。刘邦听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