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携气装置的研制与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喷射式携气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装《备制造技术))2oo9年第4期 喷射式携气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李 杰,杨振华,闵章太 (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东营257079) 摘要:简要阐述了液体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重.最分析 了喷射式携气装置应用的工作原理,根据现场情况需要提 出了喷射式携气 装置的结构设计思路,并通过试验分析其特性,展望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液体射流泵;喷射式携气;工作原理;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E3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5X(2009)04-0035—03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的后期 ,许多油井往往面临产量递减 大,因此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其气液两相流动运动过程大致可 快、开发效果差、稳产难度大等难题。因此,作为 “三次采油”技 分为三段过程: 术之一的微生物驱油工艺,在油田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该技术 (1)液体射流与气体相对运动段。从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流 是将特殊的细菌注入油层,通过细菌在油层内的代谢及其代 是密实的,由于射流边界层与气体之间的粘滞作用,射流将气 谢物产物,改善原油渗流性能,以提高其采收率。由于微生物 体从吸人室带入喉管。液气二者作相对运动,且均为连续介 驱油所选择应用的菌类多为有氧型细菌,而井下油藏环境是 质,液体射流由于受外界扰动的影响,在离喷嘴不太远的一段 厌氧环境,在注入油层一段时间后,由于井下地层 内氧气量的 距离后,产生脉动和表面波。 减少,就会造成细菌活性降低甚至死亡,从而影响驱油效果。 (2)液滴运动段。由于液体质点的紊动扩散作用 ,射流表 由于现在油田还没有较好解决井下缺氧问题的方法,结合市 面波的振幅不断增大,当振幅大于射流半径时,它被剪切分散 场现状,通过认真分析论证,提出了利用射流工艺原理,开发 形成液滴。高速运动的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它与气体分子冲击 一 种地面应用的携气装置 :该装置应用于微生物采油区块 ,利 和碰撞将能量传给气体,这样气体被加速和压缩。在该流动段 用常规注水井的注水管网高压水为动力液,利用注水井的通 内,液体变成不连续介质,而气体仍为连续介质。 道,将地面空气携带至井下油层,为整个区块井下细菌补充氧 (3)泡沫流运动段。气体被液滴粉碎为微小气泡 ,液滴重 气,达到刺激菌组生长 ,获得更好驱油效果的目的。 新聚合为液体,气泡则分散在液体中成为泡沫流。随着通过扩 散管混合液的动能转换为压能,压力升高,气体被进一步压 1 液一气射流泵 的工作原理 缩。此时,液体为连续介质 ,气体变成分散介质。 水力喷射泵抽油工艺经过近几十年的完善和发展,其技 2 喷射式携气装置结构设计 术已比较成熟,在油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泵设计应用的 原理,就是液体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即有压流体(工作介质)通 该装置的设计思路是:设备设计应用于地面,利用现有注 过喷嘴射出,其速度能显著增加,导致压能显著降低 ,从而在 水井的高压水作为工作介质,驱动携气装置进行工作 ,无需添 喷嘴周围形成相对 “负压”区,产生抽吸作用 ,与被吸流体 (抽 加专门的动力设备。因此结构上考虑简单、可靠,现场流程连 吸介质)在喉管人 口段及喉管内混合 ,进行能量、质量的传递 , 接方便 ,其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 再经扩散管扩散,逐步恢复一定压能,该压能完成混合液的输 送和举升。按射流装置的工作介质和抽吸介质的集态不同,可 分为:液一液射流泵和液一气射流泵 ,还有输送散粒状固体的 混合液 液一固射流泵。由于液体射流泵其工作介质为非弹性液体,当 抽吸介质与之同相时,称为液一液射流泵,现在广泛应用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