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刑观念及司法限制研究_NoRestriction.pdf
死刑观念及司法限制研究
死刑观念及司法限制研究
董邦俊+
死刑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刑罚,其本身暴露出的缺陷随着近年来死刑错案 中
的出现愈加明显。2002年12月9日,30多位学者聚集在湖南湘潭大学召开
了中国内地第一次死刑问题专题研讨会,大胆地讨论死刑存废、死刑限制等 卷
问题,从此之后在中国学术界死刑问题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时至2004年、
2005年,特别是2005年在中国出现了余祥林故意杀人案等多起死刑冤案、
错案件后,死刑问题研究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死刑,这个似乎尘
封已久的话题迅速成为争论的热点。有的学者提出“死刑是刑罚吗?”“死刑
可以终结吗?”①等,死刑既然连刑罚都不是,当然可以终结死刑。针对学术
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对死刑的诸多争议,笔者也试图对死刑问题加以探讨,希
望能够对死刑的立法与司法适用有所裨益。
一、 死刑存废观念之反思
纵览历史,死刑制度的正当性经历了一个绝对正当到适当怀疑再到被彻
底废除的曲折历程,死刑正当性的被怀疑是伴随近现代人权运动勃兴的必然
结果。尽管在16世纪曾经有关于废除死刑的思想萌芽,②最早在理论上对死
刑的价值提出质疑的是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他于1764年在其成名
作《论犯罪与刑罚》中首次比较系统和尖锐地论证了死刑的残酷性和非人道
性,明确提出了废除死刑和限制死刑适用的主张。自此,西方的刑法学家以
及其他思想家对死刑问题兴趣盎然,他们围绕死刑的优劣利弊展开长达200
余年的存废之争,今日的中国死刑的存废问题已经因为轰动性错案的发生急
剧升温。统观死刑存废之论,笔者发现死刑存废之焦点较为集中,体现在死
刑是否违背社会契约,死刑是否符合刑罚应有的目的、具有特定的威慑作用,
死刑之不可分性是否有悖于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死刑是否公正等几个方面。
对死刑的存废及适用需要理性的态度。死刑既不是“刑乱世用重典”的有效
+南昌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①樊文:《死刑制度的刑(诉)法学和犯罪学审查报告》,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
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奠尔,他在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中主张废止盗窃
罪的死刑。
和谐社会的刑法现实问题
猛药,也不是只能带给人类灾难的洪水猛兽。对死刑存废及适用的争论体现
了刑罚的文明的进步,是人权意识兴起的结果。没有“人”的重新被发现和
“人”作为主体的重新回归,死刑还将一统天下,而这一切与欧洲启蒙运动
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因此,应当肯定争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通过笔者对各位学者对死刑存废诸理论与实践基础的考察,可以看出,
著名思想家中既存在保留论的倡导者,也有废除论的呐喊者。前者如康德,
他主张刑罚等量报应。基于报应主义,康德指出:对谋杀人者必须处死,在
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法律的替代品或者代替物能够用它们的或增或减来满
足正义的原则。黑格尔也是一名死刑保留论者,与康德不同的是,他主张刑
罚等价报应,报复虽然不能讲究种的等同,但在杀人的场合则不同,必然要
处死刑。其理由是,因为生命是人定在的整个范围,所以刑罚不能仅仅存在
于一种价值中——生命是无价之宝——只能在于剥夺杀人者的生命。龙勃罗
梭认为:犯罪人若犯法三四次以上,公民的生命受其威胁,而非监禁等其他
刑罚所能制止,则不得不用最后之方法——斩首之刑。刑事实证学派代表人
物加罗法洛亦是一名死刑保留论者,他主张对犯罪人的一种消灭方法即排斥
出社会圈,剥夺其社会权利。坚持死刑废除论者也不在少数。如贝卡里亚指
出:“滥使极刑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这促使我去研究,在一个组织优良
的社会里,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①功利学派法学思想家边沁把死刑和
终身监禁的利弊作了比较和权衡,并将死刑相对于终身监禁是一种不符合节
俭性的多余的刑罚作为废除死刑的重要理由。刑事实证学派的另一代表人菲
利也对死刑持否定态度,但观点较为独特。他认为,死刑是自然的产物,而
且在宇宙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起作用,他认为即使承认死刑作为一种例外的极
端措施,也不等于承认它在社会生活中是必要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社
会完全是可以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pdf VIP
- B∕T 37465-2019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履带式强夯机安全要求(高清可复制).pdf VIP
- DB37_T5192-2021:路基边坡变形远程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标准.pdf VIP
- 技术转移过程详述药品.pptx VIP
- Starter Unit 1 Section A(1a-2d)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pptx VIP
- 2025年度最新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docx VIP
- 丹佛斯FC302变频器网络设置.doc VIP
- 丹佛斯FC-302操作指南90-315KW.pdf VIP
- 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试题(编辑人员专用).pdf VIP
- 西方政治制度00316主观题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