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总论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任务 研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的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通过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制订一定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最大使用量、残留量、每日允许摄入量,以保障人体健康。 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 1.人类健康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食源性疾病是使人遭受痛苦的一个主要 原因,它能带来不必要的死亡和经济负担。 2.食品贸易全球化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3.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一)食品的细菌菌相组成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食品中的细菌包括致病菌、条件致病 菌、非致病菌,本章节主要讨论非致病菌。 菌落总数(total colony number):通过平板菌落计数的方法,对被检样品单位重量、容积、面积的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进行计数,所得到的所有嗜中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细菌菌落总数。是活的细胞总数。 细菌总数(total bacteria number)是死的、活的细胞的总数。 霉菌污染食品 1.食品霉菌:?曲霉属 青霉属 镰刀菌属 2.霉菌毒素:霉菌在其污染的食品中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3. 产毒特征: 1)少数菌种中个别菌株产毒 2)产毒株与非产毒株难区别 3)产毒能力具可变性和易变性 4)产毒菌株与毒素间无严格专一性 5)天然食品中比人工培养基上容易繁殖产毒 玉米赤霉烯酮 2)脂肪酸败:食用油及含油脂高的食品 ???PUFA比SFA易氧化 ??紫外线、氧、水分、金属离子、动植物残渣加速油脂酸败 4.合理的工艺:快速冷冻、缓慢解冻 水俣病发生的地区 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 (一)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按其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即N-亚硝胺(N-Nitrosamine)和N-亚硝酰胺(N-Nitrosamide) 。 一)基本结构是: R1 R1 N N O N  N  O R2 R2?CO       亚硝胺    亚硝酰胺  二)来源与合成前体 R1 R1 NH + HNO2 N N O+ H2O R2 R2 1.N-亚硝胺 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易水解,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较稳定,在哺乳动物体内可转化为具有致癌作用的活性代谢物 2.N-亚硝酰胺 性质:化学性质活泼,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均不稳定,弱碱性条件下经水解可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烷化重氮烷,属终末致癌物。 (二)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来源 1.环境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与其品种、与施肥、与地区以及栽培条件等有关。一些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如表P。 2.鱼、肉等食物中硝酸盐、亚硝酸盐 ①腌制鱼、肉等动物性食品:用硝酸盐腌制 ②食品工业用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和发色剂 (三)食品中的亚硝胺及亚硝胺的生成 一般天然食品中很少存在亚硝胺,主要是在生产、烹调等过程中形成。 食品中的亚硝胺 1.鱼、肉制品中的亚硝胺: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及烹调过程 鱼肉不新鲜,蛋白质腐败会产生胺类物质,经亚硝化作用生成亚硝胺 2.乳制品中的亚硝胺:主要指经过高温等工艺处理的制品,如奶酪、奶粉等,含量很低,约0.5~5.2μg/Kg。 3.蔬菜水果中的亚硝胺:长期存放,使-NO3—变成-NO2—增多 4.啤酒中的亚硝胺 大麦芽干燥方法:直火加热 5.霉变食品中存在亚硝胺 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 影响因素 ①进入体内前体物质的量 ②与PH值有关:人的胃是合成亚硝胺的主要场所。 ③SCN—主要存在口腔中,食物经口腔咀嚼时,在SCN—(还原剂)的作用下,促进亚硝基化或亚硝基作用。 (四)N-亚硝基化合物的遗传毒性 1.致癌作用:强致癌物 N-亚硝基化合物致癌发生的特异性器官和致癌能力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动物种属、性别、年龄、给予途径、剂量大小等。 亚硝胺和亚硝酰胺两者致癌机理不完全相同,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2.致畸作用:动物试验证明亚硝胺可使仔鼠的某些器官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