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结果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 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解析】 甲的行为属正当防卫。防卫不适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事前加害或事前防卫,二是事后加害或事后防卫。防卫不适时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案中乙已被打昏后,不法侵害就已经结束。因此张某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结果致乙死亡的行为应认定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三节紧急避险(1) 一、概念和意义 ㈠紧急避险——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以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1、紧急避险的本质——分洪原则——法律允许为了保全较大的利益而牺牲较小的利益。 ㈡意义 第三节紧急避险(2)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㈠避险意图——正当的避险意图——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手段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 1、避险认识 2、避险目的 ㈡避险起因——危险 1、自然的力量 2、动物的侵袭 3、非法侵害行为 4、人的生理、病理过程 第三节紧急避险(3) ㈢避险时间——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 ㈣避险对象——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㈤避险限度——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保护的权益>损害的权益 ㈥避险限制——只能是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客观限制条件 ㈦避险禁止——“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第三节紧急避险(4) ㈠避险过当——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 ㈡刑事责任——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危险的来源不同 2、损害的对象不同 3、实施的条件不同 4、限度的标准不同 例如,为了杀人而侵入他人住宅的,在不法侵害人开始侵入他人住宅时,就可以针对已经开始的不法侵入住宅的行为进行正当防卫。 * 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起对方对自己进行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给对方造成侵害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具有防卫意识,是滥用正当防卫的行为,因而是故意犯罪。 (2)相互斗殴,是指双方以侵害对方身体的意图进行相互攻击的行为。由于斗殴的双方都具有不法侵害他人的意图,而没有防卫意识,故不属于正当防卫,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成立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等。但是,在斗殴过程中或结束时,也可能出现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因而也可能进行正当防卫。例如,在相互斗殴中,一方求饶或者逃走,另一方继续侵害的,前者可以出于防卫意识进,行正当防卫。 (3)偶然防卫,是指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巧合了正当防卫的其他条件。如甲故意用枪射击乙时,乙刚好在持枪瞄准丙实行故意杀人行为,但甲对乙的行为一无所知。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甲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 一方面,要分析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形势。防卫手段通常是由现场的客观环境决定的,防卫人往往只能在现场获得最顺手的工具,不能要求防卫人在现场选择比较缓和的工具。问题在于如何使用防卫工具即打击部位与力度。对此,应根据各种客观情况,判断防卫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否、能否控制防卫强度。另一方面,还要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性质与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即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权利而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者死亡。 * 正当行为 内容提要:对形式上具备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不构成犯罪的行为进行分析。 重点: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第一节正当行为概述(1) 一、正当行为的概念 1、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2、国外的提法: A、违法阻却事由 B、排除犯罪的事由 C、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第一节正当行为概述(2) 二、正当行为的特征: 1、形式上具备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 2、实质上不符合该种犯罪的构成特征,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 3、法律特征:正当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不认为是犯罪,或者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司法中不认定为犯罪,因而在定罪过程中应予排除。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级维修电工培训讲述.ppt
- 中级养老实操内容及设备讲述.doc
- 第十章年度决算及财务报告讲义.pptx
- 最系统销售培训资料(精编版)讲述.ppt
- 第十章企业物流讲义.ppt
- 第十章气体动力循环讲义.ppt
- 第二章-报纸的基本设计及小记者训练讲义.ppt
- 第二章-磁场复习课件讲义.ppt
- 中间交工证书(桩基)讲述.doc
- 第七章水产品类讲义.ppt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