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法律语言与司法公正.pdf
第 17卷第5期
2O02年9月 法 治 论丛
The Rule of Law Forum V01.17.No.5
Sep.,2OO2
◆理论篇
略论法律语言与司法公正
潘庆云
(华东政法学院,上海200042)
摘 要: 法律语言作为司法公正的载体,除了记录、保存司法公正的静态功能外,还有推动和
传播司法公正的动态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法律语言直接体现了司法公正.成为司法公正的一部
分。同时,作为栽体,法律语言的极限,法律语言作品在人类心理层面上构建的限制性“视界”,把司
法公正匡囿其中,成为司法公正的“牢房”。在司法制度和法律语言作品改革中,应当正视现行法律
语言作品在格式程序,事实、证据表述和理由阐述等方面有悖司法公正的弊病,并认真分析其成因,
总结借鉴古今中外法律语言的成功经验,对法律语言作品的格式事项、事实叙述、证据甄别、理由阐
述以及技术规范进行全面的改革和优化,即不断优化栽体、冲破“牢房”的桎梏,努力追求和最大限
度地实现司法公正。
关键词:法律语言;司法公正;栽体;牢房;事实叙述;证据甄别;理由阐述
中图分类号:DF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25(2002)05一OO28—09
一 、 法律语言的终极目标:司法公正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进入法制时代后,公正或正义乃是社会制度或法律规范所不可或缺的
基本价值蕴涵,是法律所追求的一个永恒价值目标。而司法公正,则是在进行诉讼和非诉讼的
法律事务中,自始至终地贯彻和实现法律所设计的内容和价值。
法律语言,是一个随法律制度的滥觞而产生,随法律制度的沿革而发展的语体范畴。中国
法律语言源远流长,它发轫于夏、商、周至春秋后期。据《周礼·秋官》等典籍的记载,当时已有
“两造”(诉讼双方)、“两剂”(诉讼双方的券书,犹今之诉讼和答辩状)、“牍书”(书判或语判)等
法律概念和法律语言作品。至秦、汉两代,即法律语言的形成阶段,不仅法律语言作品数量递
增,对其制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史记·酷吏列传》、西汉路温舒《尚德缓刑书》等史料中
均有官吏精心制判,“锻炼而周内(纳)之”,使之周密无懈的记载。自唐代起,对“判”之类的法
律语言作品更加重视,千年以来,有不少判词专集,同时也有不少关于法律语言的真知灼见流
传至今。
有人说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而司法公正则是优秀法律文化的精髓。
法律语言在传承优秀法律文化,追求司法公正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例如宋代以后不
少治牍官吏,将自己办案的判词汇集成书,流传后世。其用意何在?用当时的话来讲是“申做
官吏,讫于惩恶”(见《名公书判清明集》明刻本盛时选“后序”),而当时选编“清明集”的慢亭曾
孙所持标准,主要不在文章,而在于是否“清明”。其实,早在北宋,一些士大夫对文章和政事的
收稿日期:2002—06一ll
作者简介:潘庆云,男,华东政法学院教授。
28
关系已有深层思考并改变了传统的看法。例如欧阳修即有“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②
的见解。其意思是:作为一个正直的封建官吏,目睹当时刑狱的腐败,不可一味沉溺于文章,以
求个人的升迁,也应注意政事,包括许多士大夫认为是吏事而不屑一顾的刑狱判牍之事。许多
流传至今的历代优秀法律语言作品,实际上是当时政治历史条件下反对刑狱腐败,追求政治清
明、司法公正的产物。
在中国法律语言的成熟阶段(明、清两季),同时也出现了有关法律语言认知和运用技术的
著述,如王又槐《办案要略》中的许多章节和李渔《资治新书》中的部分论述。李渔《资治新书·
慎狱刍言》中有“论人命”、“论盗案”、“论奸情”等篇目,都涉及对言辞供证的慎重、精细、详明的
处理,规范相关文书的项目名称及内容要素等内容,指出对案件的判断处理不可“观望上司之
批语以定从违”,也不可“摹写历年成案以了故事”。清代王又槐《办案要略》第二部分《论批呈
词》@、《论详案》④、《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docx
- 拭子擦拭取样方法验证方案(回收率研究).pdf VIP
- 机电安装工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全章)》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千古奇文《渔樵问对》.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使用手册.pdf
- 假钞识别培训课件内容.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