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读书说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组员:谭承美 写作背景 本书是杨懋春教授于1945对中国最古老农业区一个典型村庄山东台头村所做的社区研究,体现了杨懋春先生的爱国热忱,为国家发展寻找出路的爱国之心。 台头村是杨懋春教授的故乡,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描绘出一幅整合的总体画面,使读者能很好地了解台头村的社区文化。 该书和早它出版的《江村经济》(费孝通著)、《金翼》(林耀华著)及早它出版的《祖荫下》(许琅光著)并列为早期中国人类学的四大里程碑作品。 主要内容 作者以初级群体(即家庭)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起点,然后扩展到次级群体(村庄)中初级群体(家庭)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在扩展到一个大地区(乡镇)中次级群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一个完整的农村社区文化。 全书篇幅不长,共17 章。 其中1-4章讲了台头村的基本概况,5—11章讲了家庭中各个个体间的各种关系。 12-14章讲了村庄中家庭间的关系,15章讲了村际关系。 16章由天喜的故事”来展现一个总体的家庭生活画面,回忆杨懋春先生幼年时的生活。 最后17章是探讨乡村的未来发展。 台头村的位置 台头村的土地特征 礼仪 婚姻 孩子 村际之间的关系 * * * 作者:杨懋(mao}春 杨懋春(1904-1988)字勉斋,山东胶州台头村人,中国社会学家。私立齐鲁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乡村社会学系理科硕士,哲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教授;主要著作有:《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勉斋文集》、《海外家国恋》等。 台头村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业区之一,坐落于胶州湾西南岸的平坦土地上,距离青岛城很近。 本地区有二十多个村庄,还有一个小镇:辛安镇。辛安镇是该地区的集市中心。 该地区依山伴海,气候宜人,在植物生长期时雨水较多,便于农业发展。 西面,西北西南。土质较差。 东面,东北面,北面,不宜耕作 南面,东南面。洪泛地,沼泽地,盐碱地,水地,土质较好 1.土壤质量差异较大 2.土地不论优劣被复杂地分为若干小块,由各户占有,很少有家庭占有大块的优质土地,土地买卖很少出现。 3.受到洪水的周期性威胁,使盐碱地不值钱,也不能种植。 4.《青岛志》记录,该地区地质多为石灰石。 台头村的村民 四个家族:潘、陈、杨、刘。 家庭人口平均数:6人/户 生育率高,死亡率也很高 人口流动少,一般是由婚姻(从父居)制度引起的 台头村的农业 以家庭为单位,有着复杂的分工和协作,所得属于家庭财产,很少有个人财物,未婚女孩自己所得属于女孩私有。 主要作物有:小麦,黍(当地消费的主要食品),大麦,大豆,玉米,甘薯,花生(菜豆、豌豆种植在田地边,庄稼行间)。 各种蔬菜 :卷心菜,萝卜,荠菜,黄瓜等 6月-10月 11月-次年6月 8月底 9月 5月 甘薯 花生 大豆 (60%) 冬小麦 冬大麦(一部分) 收获黍和大豆 冬小麦 花生与甘薯轮种 黍(30%) 休耕(一部分) 休耕一月 农具和粪肥 农具:犁、两种木耙、两种锄头、木制和铁制的草耙、木制或铁制的铲子、收割用的镰刀和各种叉 粪肥:人畜的粪便、豆饼(大豆的残渣)、被烧制过的灰或烟尘、绿肥(植物的枝叶,比较少) 农用牲口:牛(犁耕、播种),骡子,驴(最便宜(运输、家务)。一头小牛和一头驴组成联畜(15亩土地家庭,土地越多,家畜越多) 副业的发展 农业是获得收入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农闲期间也有许多辅助性职业可以获得收入。 比如:木工场,织布匠,榨油场,泥瓦匠,捕鱼,做些小买卖。 会副业的大多是穷人家的子弟 穷人家和富人家还存在着雇佣(长工短工)关系并且双方关系比较融洽,受到舆论的影响主人家不得不对雇工很好。 除了基督教堂的传教士和基督学校的教师外,没有一个手艺人完全以手艺谋生,村民极为重视土地,认为土地才是财富的真正标志,加上当时市场的冲击和饱和,台头村的副业发展极为缓慢。 村民的生活水平 1.从食物消费来看有四个等级的人: 最低一等主要吃甘薯,往上一等吃小米和甘薯的结合,第三等主要吃小米和小麦,最高一等主要吃小麦,四个等级都大量消费蔬菜,肉是奢侈品,富裕的人也只能偶尔吃。前两个等级只有在农忙,有大事发生(婚礼、葬礼等)或过节(新年)时才会吃点小米,小麦。后两个等级的人能经常吃小麦大米 2.从房屋住宿条件来看:房子是衡量家庭经济地位的一个非常准确的指标,全家齐心协力的标志 富裕人家的房子用石头,窑砖,石灰,优质木材和盖顶材料建成的 贫穷人家用的材料较差,但是建造方式差不多 3.衣服也有区别。 富人穿优质丝绸或优质布皮,皮毛做的,但是不常穿,一般在农忙时穿亚麻布做的。穷人穿棉布,低质布匹 家庭 家庭是由家庭成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