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高中语文2.6琵琶行并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81.ppt
*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及作品内容。 2.分析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 3.赏析作者所塑造的琵琶女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4.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迫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连线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 现实主义诗人。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 曾任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他因多次上书要求革除 弊政,而在政治上一再受到排挤。他对社会生活及人 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这在他的诗文中也有较多的体现。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是唐朝从盛世走向衰败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其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其中价值最高的是讽喻诗。白居易现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著有《白氏长庆集》。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另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探寻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跟拥兵割据的藩镇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疏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白居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听了琵琶女的弹奏,深有感触,创作出这一传世名作。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1.识字注音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2.字形辨认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3.一词多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4.古今异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5.词类活用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6.特殊句式 (1)转徙于江湖间 介词结构后置 (2)使快弹数曲 省略句。“使”后省略宾语“之”。“之”,指琵琶女 (3)感斯人言 省略句,被动句。“感”后省略介词“于”。“于”表被动 (4)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词结构后置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正文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提示:诗前的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诗中描写了几次有关琵琶女的演奏?作用是什么? 思维激活:琵琶女的演奏共三次,在诗中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作用可结合作品的主题来回答。 提示:琵琶女的演奏贯串全诗,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乐、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中有关琵琶女的演奏前后共写了三次:第一次是暗写,只写诗人听到琵琶声,演奏的曲名未写,但从“主人忘归客不发”可以看出音乐之高妙。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这是诗的主体部分。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她演奏的内容、演奏的技艺,并由此转入琵琶女自叙身世,不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而且引出了诗人自己的“沦落”,将自己“辞帝京”“谪居卧病”之事轻轻带出。第三次是明暗结合,写得简略。先说调子悲凄,又从侧面写听众“掩泣”,更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补足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3.《琵琶行》的线索是什么? 提示: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琵琶女的身世,二是诗人的感受。两线交织,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琵琶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具体形象上反映主题,暗线则是从事物本质上揭示主题。一虚一实,虚实相生,使诗歌在严谨中见出错落。而最后诗人又巧妙地找到了这两者汇合的焦点。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1.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剖析 这两句写初闻琵琶之声的情景。“寻声暗问”顺着声音小声地问,写出了听者因被乐声吸引而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20170306223.ppt
-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70306224.ppt
-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旅鼠之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70306225.ppt
-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大雁归来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70306226.ppt
- 2017春高中语文1.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72.ppt
- 2017春高中语文1.1林黛玉进贾府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2.doc
- 2017春高中语文1.1窦娥冤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1.doc
- 2017春高中语文1.2祝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74.ppt
- 2017春高中语文1.2祝福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4.doc
- 2017春高中语文1.2雷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73.ppt
- 2017春高中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82.ppt
- 2017春高中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12.doc
- 2017春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84.ppt
- 2017春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14.doc
- 2017春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83.ppt
- 2017春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13.doc
- 2017春高中语文3.10短文三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85.ppt
- 2017春高中语文3.10短文三篇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20170307315.doc
- 2017春高中语文3.10过秦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86.ppt
- 2017春高中语文3.10过秦论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7316.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