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4说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长 亭 送 别 王实甫 元曲常识 1 元曲的基本知识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杂剧体制 (1) 折数 所谓「折」,指的就是宫调曲套的数目,「一折」就是一个宫调的一套曲,以我们现在的话来解释,相当于戏剧的「一幕」的意思。北杂剧通常是每剧四折。 (2) 楔子 在杂剧之前,加入一、二支曲子,用来引出正文;或是折与折之间,用来衔接剧情的,都称为「楔子」。 (3) 科、白 「科」就是舞台上表演的动作,「白」就是舞台上表演时的口语和对话,由于北杂剧在表演时,是以唱曲为主,对白为宾,所以「白」一般又称为「宾白」。 元杂剧的基本角色 正末:男主角,有时只是主唱的男性人物,而并非主要人物; 外末、副末:次要的男角色; 冲末:次要的男角色,只不过是一剧中最先上场的人物。 正旦:女主角,主唱的女性人物;可以由各种不同年龄阶段和性格的女性村承担。外旦和贴旦是次要的女角;搽旦:不正派风骚的女子; 净:大多是粗暴勇猛、社会地位较低的喜剧角色。多是扮演较重要的反面角色,可以扮男性,也有扮演女性的。 杂:前三类以外的其他人物,如孤(官员)、孛老(老头子)、俫儿(小孩)、邦老(强盗)等,一般相当于次要的“群众演员”的地位。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窦娥冤》 白朴的代表作是  《墙头马上》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汉宫秋》 郑光祖的代表作是 《倩女离魂》 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 白朴的《墙头马上》 关汉卿的《拜月亭》 王实甫的《西厢记》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杂剧作家,约生活于1260-1336年间元杂剧的鼎盛时期。剧作有《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等传世,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也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元代杂剧的高峰。 《西厢记》的形成 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 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亦名《董西厢》) 元·王实甫《西厢记》(亦名《王西厢》) 情节思路 ▲赶赴长亭: 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长亭饯别: 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夫妻分别: 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以及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情节思路 问题1:[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问题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起何作用? 情景交融,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忧郁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凉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的悲凉意境,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痛苦的心情。 问题1:[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问题2:划线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 问题3:文中3次出现“恨”,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