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医学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 何登明 主治医师 特征 日本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 三带喙库蚊 脑实质炎症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 历史及现状 亚洲地区每年约50 000人发病,病死率约30% 1871年:日本首次流行本病 1934年:日本学者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1938年:证实了蚊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我国流行的主要虫媒传播病毒 病原学 直径15~22nm,呈球形,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外有血凝素。 全长10 976个核苷酸。 E蛋白:抗原性较稳定,是乙脑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具有特异性中和、血凝功能抗原的决定簇位点。 病原学 100℃ 2分钟或56℃ 30分钟,但耐低温和干燥。 可在小鼠脑内传代,在鸡胚、猴肾和Hela细胞中生长繁殖。 在蚊体内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5℃~30℃。 传染源 人畜共患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出现短暂病毒血症,一般在5日内,血中病毒数量也较少,故人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家畜(如猪、牛、马、羊和犬等)、家禽(如鸭、鹅和鸡等)和鸟类可感染乙脑病毒,特别是猪感染率高,猪的体温高,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多,病毒血症期长,每年大批幼猪被蚊虫叮咬后可产生病毒血症,因此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可达100%。 传播途径 三带喙库蚊 主要孳生地:积水地面,尤其是稻田。 蚊子吸血后,乙脑病毒先在其肠道内增殖,然后移行至唾液腺,在唾液中保持较高浓度,经叮咬将病毒传给人和动物,再由动物感染更多蚊虫,形成蚊-动物-蚊循环。 传播途径 蚊虫感染后10~12日就能传播乙脑病毒。蚊虫是乙脑病毒的长期贮存宿主,可带病毒越冬,病毒可经蚊卵传代。 候鸟、蠛蠓、蝙蝠也是乙脑病毒的越冬宿主。对乙脑流行区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群易感性 人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显性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300,亦有高达1:2 000的报道。 持久和稳定的免疫力。 流行特征 以亚洲为主的东南亚地区,我国除东北、西北的边远地区及高原地区 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沿海地区 温度低于20℃时,病毒不能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内。 22℃时24日后蚊子传播病毒的效能仅为28℃时的30% 26℃~31℃时,蚊子的活动能力和其所带病毒量均明显增加。 流行特征 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病例集中在7、8和9三个月。 气温、雨量 流行特征 80%左右的患者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 高度散发性,家庭成员中少有多人同时发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病毒的直接损伤,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免疫损伤 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及在神经组织和血管壁的沉积,激活免疫反应和补体系统,导致脑组织免疫性损伤和坏死。 血管壁破坏,附壁血栓形成,致脑组织供血障碍和坏死。大量炎性细胞的血管周围浸润,形成“血管套” ,吞噬被感染的神经细胞,形成嗜神经现象。 病理改变 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从大脑到脊髓均可受累,其中以大脑、中脑、丘脑的病变最重,小脑、脑桥、延髓及脊髓上部的病变严重程度依次减轻。 肉眼可见软脑膜充血、水肿和出血。 镜 检 血管病变 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 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 噬神经细胞现象 胶质细胞增生 呈弥漫性或灶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病毒初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再释放入血,多数人在感染后并不出现症状,但血液中抗体可升高,称之隐性感染。(99%) 部分人出现轻度的呼吸道症状; 极少数患者,病毒通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出现脑炎症状。 初 期 病初1~3日,为病毒血症期。起病急,体温很快升高达39℃~40℃,持续不退 伴有头痛、倦怠、食差、恶心和呕吐,轻度嗜睡,此期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易误为上呼吸道感染。 少数患者可出现神志淡漠、颈项强直。 极 期 病程第4~10天,初期症状逐渐加重,进入极期,突出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及脑实质损害的症状。 脑实质损害症状之高热 发热是乙脑的必备症状,体温高达40℃或40℃以上,并持续不退直至极期结束,一般持续7~10日,轻者3~5日,重者可达3周以上。体温高低与临床表现成正比,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脑实质损害症状之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为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 嗜睡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神志不清最早可见于病程第1~2日,但多发生于第3~8日,通常持续1周左右,重症者可在1个月以上。 昏迷是重症病例发展到极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昏迷越早、越深、越长,病情越重。 脑实质损害症状之抽搐 高热、脑实质炎症、脑缺氧及脑水肿所致。 儿童可高达85%,成人约10%,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早期出现抽搐的患者,亦多发展为重症,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者,往往预后较差。 先有面部、眼肌和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