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汽油机点火系统
第一节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原理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
1-蓄电池;2-点火开关;3-电流表;
4-附加电阻;5-点火线圈;6-断电
器及电容器;7-配电器;8-火花塞;
9-起动机
分电器的结构
1-分电器盖;2-分火头;3-断电器凸轮及横板;4-分电器盖弹
簧夹;5-断电器活动触点;6-断电器固定触点及支架;7-调整
螺钉;8- 真空管接头;9- 弹簧;10- 膜片;11- 真空调节器壳;
12-拉杆;13-油杯;14-固定销及联轴器;15-钢丝;16-扁尾连接轴;17-离心调节器底板;18-重块弹簧;19-重块;20-横板;21-断电器底板;22-销;23-电容器;24-油毡;25-接线柱;26-分电器轴;27-分电器壳;28-中心电极;29-高压分线插孔;30-中央高压线插孔
,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主要元器件
1. 分电器:(1)断电器 (2)配电器 (3)电容器 (4)点火提前装置
2. 点火线圈
四接柱开磁路点火线圈
1-负接柱;2-外壳;3-导磁钢套;
4-次级线圈;5-初级线圈;6-铁芯;
7-瓷绝缘座;8-附加电阻;9-正接
柱;10-开关接柱;11-高压线接头;
12-胶木盖
闭磁路点火线圈的磁路
a)日字形铁芯;b)日字形铁芯;c)口字形铁芯;
d)带硅管的点火线圈
1-铁芯;2-低压接柱;3-高压插孔;4-初级线圈;
5-次级线圈;6-高压二极管;7-高压引线;8-高
压线盖;9-充填料;10-外壳
3. 点火线圈附加阻:
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中串接用
镍铬丝制成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即PTC 附加电阻)
4. 火花塞
发动机在高低转速下的
初级电流波
火花塞
a)冷型;b)中型;c)热型
1-接线螺母;2-绝缘体;3-接线螺杆;4-垫圈;
5-壳体;6- 密封剂;7- 密封垫圈;8- 铜垫圈;
9-侧电极;10-绝缘体裙部;11-中央电极
三、汽油机对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
1. 点火电压必须高于击穿电压
(1)击穿电压—冷起动时,火花塞间隙0.6 ~ 0.7mm,汽缸压力0.6 ~0. 9MPa, 应不低于7 ~ 8kV,
(2)点火电压—提供的点火电压(15 ~20kV)必须远高于火花塞电极之间所需要的击穿电压。
3. 点火时刻应能适应发动机工况的变化
2. 点火能量必须足够:有30 ~40mJ,现代高压缩比高转速的稀燃发动机100 ~200mJ。
混合气燃烧时间与曲轴转角
1-曲轴;2-连杆;3-活塞
A-点火;TDC-上止点;
B-燃烧结束
点火正时与汽缸压力
A- 不点火时;B- 点火过早;
C- 点火适宜;D- 点火过迟
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主要因素有: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温度,进气压力与温度,发动机压缩比及机械辛烷值(燃烧室抗爆性)、混合气燃烧速度与燃油辛烷值(燃油抗爆性)等,其中,特别是发动机转速和混合气燃烧速度对最佳点火提前角影响较大。
缸内燃气在即将爆燃时,其燃烧速度最快、火力最集中且动力性最好。因此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应该使缸内燃气处于即将爆燃而未明显爆燃的时刻。
四、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传统点火系统中的断电触点既是点火传感器也是点火执行器。其缺点是:
①由于断电触点的通断时间比固定不变,而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又只能按指数规律增长,致使发动机在高低速下的点火强度差别很大;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串接PTC 附加电阻虽能兼顾发动机高低速下的点火强度,但又限制了点火线圈次级输出的点火能量。
②在通断初级电流时,断电触点的感应反电压很高,且通断电流又较大,因而极易产生火花烧蚀。
③由于传统点火线圈初、次级电感量都很大,故次级电压上升较慢,且火花塞对积炭和污染十分敏感。
(1)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用电子点火器来通断初级电流。提高了点火电压却并未提高点火能量。
(2)无触点高能电子点火系统———
为增大点火能量, 将通断比不变的点火机理改变为等脉宽的点火机理。
(3)有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
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等传感器信号,查询内存的最佳点火脉谱图来自动控制其点火提前角, 提高了点火正时的控制精度。只是高压电的分配仍保留有分电器。
(4)无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
采用电子分火(采用两同时点火或单缸直接点火),而革除分电器。
第二节 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一、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由无触点点火信号传感器、电子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及火花塞等组成。
根据无触点点火传感器的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