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甘露的秘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 科学性语言与文学性语言的有机结合:既要宣传科学知识,又有较强的文学色彩。 甘露的秘密 科学小品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科普文的特点,体会科学小品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 3.?探索认识事物的规律、树立科学的探索观。 ?? 教学重点:? 1、抓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及内容。? 2、品重点词句,学习文章生动介绍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探索认识事物的规律、树立科学的探索观。 《白虎通》曰:”甘露者,美露也,降则物无不盛.” 《论衡》曰:”甘露味如饴,王者之太平则应降.” 《瑞应图》曰:”甘露者,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汁,其甘如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 《山海经》曰:”诸沃之野,摇山之民,甘露是饮,不寿者八百岁.” 1.作者简介: 仇春霖,当代作家,教授。(笔名舸夫等,1930年生,江苏省盐城人。5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既写杂文、寓言,也写科学小品文和文艺理论。出版的寓言集有《无花果》、《猴子刺虎》、《帆和舵》等,一些作品被改编,制成动画片。) 2、理解词义 甘露: 吉祥: 梦寐以求: 荒唐: 熙熙攘攘: 文中指一种蚜虫排泄出的颜色发白并含有糖分的排泄物。 指好的运气。 寐,睡着了。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迫切 。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奇怪的程度。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本文指蚂蚁排成队、忙乱的样子。 亲密无间(jiàn) : 川流不息 : 蚕食 : 饱食终日 : 间,缝隙。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本文形容蚂蚁和蚜虫关系密切。 川,河流;息,停止。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文中比喻蚂蚁背着蚜虫忙碌的样子。 象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文中指蚜虫吃植物茎叶的情形。 整天只是吃饱饭不做事。文中指蚜虫依靠蚂蚁得到充足的食物,活动量很小。 ? 位于北海公园琼岛北山腰处,铜仙双手托盘,面北立于蟠龙石柱上。据说,铜盘可承接甘露,为帝后拌药,旨在延年益寿。 ???????????????????????????????????????????????????????? ? 位于琼岛北山腰处,铜仙双手 题目解说:?? “甘露”本是一种蚜虫排泄出的颜色发白并含有糖份的排泄物,并不稀罕。而“秘密”则给“甘露”批上了神秘的面纱,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揭示事理。 这篇科学小品文选取的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经常被提及的“甘露”作为说明对象,介绍了它的真正身份——蚜虫的排泄物,并详细地说明了它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文章内容 抓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甘露在中国古代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第二部分(4--11)以科学的眼光为甘露“解密”,揭开“神物”“圣药”的面纱。 第4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一句“所谓的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揭开了甘露的神秘面纱,总领文章第二部分,以下分三层: 第一层(5)介绍蚜虫的名称、种类、生活习性和危害。 第二层(6-7)介绍甘露形成的过程。 第三层(8-11)说明蚜蜜的危害。 古人是如何认识甘露的? 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甘露是天降的“神物”,是吉祥的瑞征,是一种能延年益寿的“圣药”。 甘露 不过是蚜虫的排泄物 麦蚜 你知道蚜虫吗?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蚜虫 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蚜虫的主要种类: 甘蓝蚜 石原氏球蚜 玉蜀黍shǔ根蚜 云杉瘿yǐng 球蚜 麦二叉蚜 桃蚜 棉蚜 豆长管蚜 马铃薯长管蚜 蔷薇长管蚜 蔷薇圆尾蚜 苹果绵蚜 五倍子蚜虫 豌豆蚜虫 朗读第5自然段,说蚜虫的名称、种类、生活习性和危害。 探究: 怎样看待蚂蚁的行为?如果要消灭害虫蚜虫是不是也要消灭蚂蚁? 蚂蚁与蚜虫 蚂蚁和蚜虫 某些动物学研究强调蚜虫身体后部和蚁头形状的相似性。一种有关蚂蚁和蚜虫关系的学说——“共养关系”学说因此而产生。根据这一学说,采蜜工蚁可能将蚜虫当作同类,从而要求“同类”提供食物。 这些蚜虫是我们的奶牛,它的蜜露很好喝。这里有只蚂蚁说;别抢了!还有很多呢,你听到了么? 课文为什么详写蚂蚁和蚜虫的亲密关系呢? 为了形象说明蚜蜜对庄稼的 危害。 蚂蚁是蚜虫的保护神这是正常生物链现象,世界上的生物都是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