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doc

小學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學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珍爱生命 学会自护 ——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实践研究 余姚市低塘小学《自护教育》课题组 ① 一、课题的提出 (一)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是家庭美满、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使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隐患日趋增多,火灾与爆炸、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环境公害、流行病、中毒、心理伤害等等,而在这些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面前,对于缺乏防灾知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往往是脆弱者和无辜的受害者。而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是社会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因此,少年儿童无为地受到摧残及伤害,是家庭的劫难,是社会的损失,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所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热爱生命,这是家庭幸福美满、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小学生是珍爱少年儿童生命的需要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受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它们如同一个个黑色的旋涡吞噬了许多少年美好的花季。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儿童期意外死亡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某些地区正常死亡与意外死亡的比例高达1:19。可见,意外死亡已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窒息、溺水、车祸、中毒、跌落、(烧)烫伤、动物致伤,还有自杀、他杀和虐待,因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总结国内外经验,预防第一、抢救及时、处理正确是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三大环节。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少年儿童的自护意识和能力还相当薄弱,如本地某校一位六年级学生,当自己的远房亲戚突然来校接他时,不问理由地跟他走了,结果被作为人质敲诈,最后被歹徒用绳子活活勒死。又如本地某校一位二年级学生在钓龙虾时不慎落水,另一位同伴不知所措,眼睁睁地看着他淹死。……据浙江省教育厅统计:全省每年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约为1050人,其中溺水为第一死因,占43%,紧接着为交通事故,占21.6%。类似恶性事件的发生,跟儿童自身自护素质的低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浙江省教育厅呼吁: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是当务之急。只有把提供他人保护和教给孩子自己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才是保证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才是保证他们茁壮成长,保全未来社会的建设力量的有效途径。 (三)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是探究学校安全工作治本规律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安全教育的力度也大大增强,出台了许多政策,有关部门还编写了相应的书籍,如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国家中小学自我防范安全常识》、江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自护自救》等,有一些学校已把自护教育引入课堂,如北京25中,采用以相互探讨、游戏的方式授课,力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校授课和情境训练,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些都为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帮助。但是我们也发现,全社会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关注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措施还不够得力,学校安全教育还不够细致、深入、扎实、有效。我们在研究中,查阅了近十年的教育杂志,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就浙江省而言,相关的研究只有两个,即1997年获省基教科研三等奖的杭州饮马井巷小学的《加强都市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研究》和1999年嘉善教育局的《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而且研究范围小,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鉴于此,凭借学校一贯来重视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警钟常鸣,不但使学校近20年没有发生过意外死亡事故,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因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力求在教育目标的适度性、内容的系统性与层次性以及实施措施的有效性上能有所发展,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自我保护教育体系,使自护教育能取得成效,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继续保持学生零死亡记录,而且使自护教育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曾被《余姚日报》、余姚电视台相继报道,《宁波教育科研》封三、封四专门作了介绍。我校的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经验还在余姚市德育工作会议和低塘安全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专题介绍。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袁振国副司长来本校时,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肯定,他认为对一所农村学校而言,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同时该课题获得2002年度宁波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总督学鲁林岳指名本校在省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上作交流。学校自己编的自护教材在本镇学校推广使用,得到了其他学校的好评,也为兄弟学校的安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详见附件案例集)。 二、课题的设计 (一)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概念界定 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是指学生对在生活和成长中的不安全因素或碰到的意外伤害能想到如何保护自己,它是一种感觉、思维。 小学生自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