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解剖与生理
药理学教研室
成绩组成:
二、人体解剖与生理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解剖的研究方法
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1、人体解剖学是借助解剖器械切割尸体的方法,用肉眼观察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2、组织学是借助显微镜研究人体各器官、组织以及细胞的微细结构的科学。
3、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二)人体生理的研究方法
1、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功能 细胞特性 分子水平
2、器官和系统水平
在器官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各器官、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
3、整体水平
在整体水平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人体组成的概况及常用解剖术语
(一)人体的组成
1、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
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及神经组织。
3、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组成共同完成某种生理活动的器官。
人体形态分部
头部: 颅、面两部
颈部: 颈、项两部
背部
胸部 躯干
腹部
盆会阴部
左右上肢:上肢根和自由上肢 (臂、前臂和手)
左右下肢:下肢根和自由下肢 (大腿、小腿和足)
(二)解剖常用术语
1、解剖学标准姿势
2、切面术语
3、方位术语
1、 解剖学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前方;
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下肢并拢,足尖朝前。
2、切面术语
冠状面(A)
左右方向下刀,分成前、后两部
矢状面(B)
前后方向下刀,分成左、右两部
水平面(C)
水平方向横切人体,分成上、下两部
C
A
B
3、方位术语
上和下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前和后
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内侧和外侧
近正中矢状面为内侧,远离矢状面为外侧
内和外
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有生命的个体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组活动,称为生命活动。
具有三个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适应性
一、新陈代谢
1、是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2、实质:机体内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同化作用(合成代谢)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二、兴奋性
(一)刺激与反应
引起机体功能改变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刺激量包括三个参数: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二)兴奋性
讨论兴奋性高低,常将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测定使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能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三、适应性
根据外部情况调整内部关系的生理特性称为适应性,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一、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body fluid)
二、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一)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
(二)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概念:人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各种功能活动,使其相互配合、保持稳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种功能活动被称之为调节。
方式: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定义: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1.定义: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
2.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3、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特点: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快、准、短)
原理:股四头肌肌腱(感受器)→股神经(传入神经)→ 腰2-4脊髓灰质前角(中枢)→股神经(传出神经) →股四头肌(效应器)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定义:
激素(hormone):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
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定义:某些组织细胞或器官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作出一些适应性的反应。
特点:简单、局限、幅度小、灵敏度低。
三、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
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一)负反馈
概念: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意义:使系统的活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举例:血糖的控制、血压的调节
(二)正反馈
概念: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意义:使体内某一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完成。
举例:排尿、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