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课程意识型态与再制理论反思九年一贯课程改革.doc

從课程意识型态与再制理论反思九年一贯课程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從课程意识型态与再制理论反思九年一贯课程改革

從課程意識型態與再製理論反思九年一貫課程改革 田中國小江麗蘭 摘要 學校課程並非中立的,從課程的決定到課程的實施,不免滲雜了意識型態(Ideology)的作用,而課程又關乎兒童思維的發展,因此課程中的意識型態和兒童人格的養成習習相關。可是舊有的課程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教師只是負責執行的人員,但在長久執行中央意志的情況下,教師也逐漸受到控制,而難以反省課程中所傳導的知識是否真的符合學生需要。所以本文特別從意識型態的角度切入,探討舊課程和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意識型態。 本文先從意識型態的意涵談起,釐清意識型態的意義,再以E.W.Eisner的六種分類敘說課程中的意識型態,在這六種分類中可以看到不同理論和信仰會表現在課程的內容上。接著從再製理論的社會再製論、文化再製論、霸權國家再製論來省思舊課程中,統治者意識型態的宰制,以及統治者如何利用課程再製社會階級,傳遞中上階層的文化,達成意欲人民歸順的目的。然後,再將新舊課程中的課程決策權、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九年一貫課程為課程綱要)、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四個層面相互比較,分析新舊課程中意識型態由獨斷性到多元性的轉變。最後反思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和教師所面臨的挑戰及任務。希望提供教學者另一個不同的面向,激發批判思考的精神,察覺以往課程中偏頗的意識型態,發現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時代意義。 壹、前言 傳統的教育長期受到統治階級的宰制,不管是在教育制度或教育內容上皆反映出統治階級控制的意識型態。在統治蓄意安排之下,學校變成階級再製的代理機構。透過學校中的課程,統治階級成功的將所欲傳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意識型態灌輸給學生,維護社會既有秩序。這些過程多半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多數人也無從察覺。由此看來,學校課程並非中立,而是受到許多人為的操縱,這些現象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前更是顯著。 在經過了一連串紛紛擾擾的課程改革之後,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聲音此起彼落,成效見仁見智。而本文欲探討的層面則著重課程中的意識型態,試圖從意識型態和再製理論著手,去檢視舊課程和九年一貫課程的意識型態,並加以比較,以期能更清楚的看出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意義。 為了避免混淆,以下本文中所謂的舊課程乃是指相對於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前的課程而論。 貳、課程意識型態 一、意識型態的意涵 「意識型態」(Ideology)一詞是法國思想家Destutt de Tracy於十八世紀末所創造,原具有積極的意義一即指「觀念之學」(science of ideas),後來被馬克思解釋為反映某一特殊階級利益,而以特殊的偏見來扭曲社會的真相(陳伯璋,1993)。 陳伯璋(1993)認為意識型態是指一種受到社會文化因素影響的觀念或價值系統,它可作為人思想的準繩、信仰的規條和實踐行動的綱領。意識型態具有系統性、排他性、強制性、情感性、主導性。 王文科(2001)歸結意識型態為:(一)意識型態係由社會群體的成員所共同持有的理念、信念、承諾或價值體系。(二)意識型態具有社會性與情緒性的價值概念,旨在決定行為與行動的類別。(三)藉著意識型態,可採簡單的方式解決社會中的複雜問題,並藉之以維繫團體內部的凝聚力。(四)意識型態構成的體系,賦予複雜的以及各種的實際教學工作意義,並為此種工作所要遵循的方向,提供一般的指導方針。 高忠增(2002)將意識型態的意涵歸結為:(一)意識型態在整個社會科學中是很難把握的概念,所以常有對真相扭曲或掩飾的性質。(二)意識型態是一個日益多元化社會的產物,並且與相互競爭的群體相聯繫,為他們本身的局部利益服務,因而造成群體的對立。(三)意識型態的所有觀點其本身就是意識型態的,所以是無所不包。意識型態似乎沒有終結的跡象,那些自以為超意識型態的理論,其實也是一種意識型態。 莊明真(2003)認為意識型態遠比劃分為正面抑或負面更複雜,它同時有著正面和負面的社會功能。 綜合學者的說法,意識型態乃是以社會文化為背景的思想、信仰、行動策略。意識型態未必是錯誤的,它也可能是正向的。藉著意識型態可以凝聚團體的向心力,強化團體動力。只是混雜了情感在內的意識型態會強烈的具有主控操縱的性質,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以致於對其他的信仰產生排斥。這種排斥產生的結果是片面的、不完全的、具有潛藏的負面特質。 二、課程意識型態 本文從E.W.Eisner(1992)的六種分類來介紹課程意識型態,再由此來探討課程改革(高忠增,2002)。 (一)宗教教義論(religious orthodoxy): 特徵在於確信上帝的存在,以及上帝的訊息在決定課程內容、目標以及教育實務的重要性。教師是教育成敗的負責人,他的任務在於教導學生表現出符合教義規範的行為。 (二)理性人文主義(rational humanism) 希望學校能透過對這些經典書的閱讀,來培養學生具有理性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