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次弹性理论
收入机制理论
马歇尔——勒纳条件
1.1 人物生平介绍
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Marshau 1842-192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861 年入剑桥大学学数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教数学,后转向研究经济学。1877 到1884 年先后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牛津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1885 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直到1908 年退休,在此期间还参与英国政府政策咨询活动。退休后,仍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
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原理》(一八九〇年出版)、《工业与贸易》(九九年出版)、《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九二二年出版)、《工业经济学》(一八七九年出版)。其中《经济学原理》对二十世纪初期各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有较广泛的影响。他把数理方法用于经济学的研究, 依据庸俗进化论,强调所谓“连续性原理”及时间因素对经济分析的作用,提出了“均衡价值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供给价格(即生产者所要求的出售价格)和需求价格(即购买占所愿出的购买价格)的均衡力量所决定;供给价格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费用(即成本),需求价格决定于这一商品对购买者的“ 边际效用”。供给和需求对商品价值的作用如同一把剪刀在裁剪时土下刃所起的作用一样共同起作用。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报酬由边际生产力决定,各生产要素报酬的总和构成国民收入。马歇尔的“ 均衡价值论” 把市场价格与价值混为一谈,把“生产费用说”、“边际效用说”和“供求说”混为一体,集庸俗价值论之大成,成为现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祖师爷。
阿巴·勒纳(Abba Ptachya Lerner,1903—1982): 出生于俄国的比萨拉比亚,成长于伦敦。他有过一系列经历:担任希伯来语教师,从大学退学后,办公司又失败。于26岁时又注册进入了大学,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那时,伦敦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除了希克斯、哈耶克和罗宾斯之外,还有R.G.D.艾伦(R.G.D Allen)、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阿诺德·普朗特(Arnold Plant)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aul RosensteinRodan)。作为本科生,学习了两年经济学之后,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国际贸易中成本状况的图示分析》,这篇论文是第一次运用无差异曲线群来阐述两个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均衡。这是一个精湛的成就,两年之后他又写了续篇《国际贸易中需求状况的图示分析》。在这两篇论文发表之间的时间里,勒纳还在伦敦经济学院的研讨会上宣读了一篇题为《要素价格和国际贸易》的文章。在这篇论文中,勒纳表明即使当要素不可流动时,自由贸易也会使它们的国际价格相等。研讨会之后这篇论文被搁置在莱昂内尔·罗宾斯的文件堆中,很快被每个人,包括勒纳本人遗忘了。1948年,保罗·萨缪尔森又独立证明了这一观点,并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当莱昂内尔·罗宾斯看到萨缪尔森的论文后,想起了勒纳的文章,于是把它翻了出来并最终促使它于1952年发表在《经济学家》上。
1.2 理论假设假定P351
弹性分析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意味着他只考虑在进出口市场上汇率变化的影响。
所有有关产量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从而按国内货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不随需求增加而上涨;与出口竞争的外国产品价格也不随需求减少而下降。
不考虑汇率变化的货币效应。
贸易最初是平衡的,汇率变化很小。
1.3 理论基本思想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
B——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收支;
X——以本币表示的出口;
P——汇率,即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
M——以外币表示的进口。
如果,货币贬值将改善国际收支。
假定出口的国内价格不变,则为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如果出口需求对汇率下降的反应为正,则。为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如果进口需求随汇率下降而下降,则。根据贸易平衡的初始条件假设,有。则
只要,则,货币贬值将改善国际收支中的贸易收支差额,这一条件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
弹性分析法
2.1 琼·罗宾逊的生平介绍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 1903--1983)(琼·罗宾逊夫人)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 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夫人是世界级经济学家当中的惟一女性,而且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1922年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1927年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1929年在剑桥大学任教,最初是经济学的助理讲师,1937年升任副教授。1933年,她发表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因之闻名于西方经济学界。30年代初,由她和卡恩等人组成“凯恩斯学术圈”,对于促进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形成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技术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VIP
- 专题05 名著导读【备考2025】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版(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