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金产品通用检验规范-20131101-V1.1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 五金产品通用检验规范 生效日期 2013.11.01 文件编号 页数 7 版本 V1.0 文件制定修改记录 NO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页次 版本 1 2013.11.01 新订 V1.0 2 3 制定 审核 核准 乐婷婷 一、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金部品的外观要求及性能测试、等项目。 本标准适用于供应商生产、研发摸底测试、试生产、批量生产、IQC 来料检验、QA 增强性试验等各个阶段。 二、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不良缺陷定义: 2.1.1 塑料件不良缺陷定义 2.1.1.1 模具痕:折弯等模具成型过程中在结构件表面产生的压痕、轻微凹坑等。 2.1.1.2 磨擦痕:加工过程中板材在机床台面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轻微划痕,无凹入感。 2.1.1.3 焊渣:指电镀、氧化前,金属焊接时飞溅到焊缝位置以外区域的、牢固粘附在基材表面的金属点状颗粒。 2.1.1.4 烧伤: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2.1.1.5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2.1.1.6 局部抛光区: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光泽、光亮区域及焊接的背面所呈现出的打磨痕迹。 2.1.1.7 镀前划伤:指电镀或氧化之前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痕迹,手摸有明显的凹入感。 2.1.1.8 镀后划伤:指电镀之后因操作不当等人为造成的表面划伤痕迹。 2.1.1.9 镀层起泡:电镀不良、或因基材原因而出现的镀层鼓起甚至脱落现象。 2.1.1.10 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磨擦而被去除、露出锌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的无钝化膜现象,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2.1.1.11 黑点:镀锌彩色钝化膜上因初期腐蚀变化而出现的零星分散的小黑点。 2.1.1.12 雾状:镀铬、镀镍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2.1.1.13 变色:指电镀锌彩色钝化膜颜色发生的变黄、变白、变浅等表面颜色不一致现象。 2.1.1.14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2.1.1.15 挂具印:电镀或者氧化时挂具和结构件接触部位局部无镀层或者膜层的现象。 2.1.1.16 指印:镀层表面的指纹等缺陷。 2.1.1.17 局部无铬层:指镀铬表面因电镀工艺的局限而在凹槽内、深孔内、折弯内角等低电位区出现铬层未电镀上的现象。 2.1.1.18 腐蚀: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表面金属生锈、氧化现象。 2.1.1.19 修补:因膜层损伤、轻微腐蚀等原因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处理。 2.1.2喷漆件不良缺陷定义: 2.2 缺陷分类的定义: 2.2.1 严重(致命)缺陷(A 类缺陷):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有安全隐患的缺陷,或造成产品不能使 用或主要功能不能实现的缺陷,以及导致用户拒绝购买或导致用户退货、 投诉的产品缺陷。 2.2.2 重(主要)缺陷(B 类缺陷):用户能够接受,但生产应严格控制的影响产品功能、性能的缺陷, 或产品装配上的缺陷,或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2.2.3 轻(次要)缺陷(C 类缺陷):轻微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2.3 外观面的定义: 2.3.1 A 级面(I 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面壳的正面、顶部。 2.3.2 B 级面(II 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面壳的侧面。 2.3.3 C 级面(III 面):暴露在外,且只有将壳料翻过来才能看到的次要表面,如底部。 2.3.4 D 级面(IV 面):未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看不到表面,如反面。 2.4 缺陷代码对照表:(表1) 代码 名称(单位) 代码 名称(单位) N 数目(个) D 直径(MM) L 长度(MM) H 深度(MM) W 宽度(MM)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检验条件及检验环境的规则如下: 目视检测条件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500mm+/-50mm,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表1: 表1、检测条件 表面等级 一级面 二级面 三级面 检视时间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