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冷换设备.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冷换设备

第六章 冷换设备 常减压蒸馏装置中,从常压塔、减压塔出来的油品均具有较高的温度,若要出装置必须进行冷却达到一定的温度。同时,原油从罐区出来也需要经过加热才能进入塔、炉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及加工。热的产品需冷却,冷的原油需加热,一般通过冷换设备来进行热量的交换。由于常减压蒸馏装置中冷换设备较多,所以怎样开好冷换设备,搞好冷换设备的操作水平,是合理利用热源,提高装置热量回收率,做好装置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措施。 6.1 常用冷换设备的类型及表示方法 6.1.1 常用冷换设备的类型 常减压蒸馏装置使用的冷换设备主要是管壳式换热器,其中用量最多的是浮头式换热器。此外,还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它们是以使用温度、压力及两侧流动介质特性为选用依据。总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价廉、选材广、清洗方便、适应性强。但在传热效率、紧凑性、单位传热面金属耗量等方面,不及板型和其他类型换热器。 6.1.2 常用冷换设备表示方法 (1)浮头式换热器 如:AES500-1.6-54-6/25-4Ⅰ 表示为平盖管箱,公称直径500mm,管程和壳程设计压力均为1.6MPa,公称换热面积54m2,较高级碳钢或低合金钢(即Ⅰ类材质)冷拨换热管外径25mm,管长6m,4管程,单壳程的浮头式换热器。 (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如:BEM700-2.5/1.6-200-9/25-4Ⅰ 表示为封头管箱,公称直径700mm,管程设计压力为2.5MPa,壳程设计压力为1.6Mpa,公称换热面积200m2,较高级碳钢或低合金钢(即Ⅰ类材质)冷拨换热管外径25mm,管长9m,4管程,单壳程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3)U型管式换热器 如:BIU500-4.0/1.6-75-6/19-2Ⅰ 表示为封头管箱,公称直径500mm,管程设计压力为4.0MPa,壳程设计压力为1.6Mpa,公称换热面积75m2,较高级碳钢或低合金钢(即Ⅰ类材质)冷拨换热管外径19mm,管长6m,2管程,单壳程的U型管式换热器。 6.2 冷换设备的结构及其作用 6.2.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采用焊接方法与壳体连接固定。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最多,比较紧凑;在有折流板的壳侧流动中,对传热有害的E旁路最小,管程可以分成任一偶数程数。由于两个管板被换热管互相支撑,与其他管壳式换热器相比,管板最薄,但壳侧清洗较难,不能进行机械清洗,所以宜用于不易结垢和清洁的流体。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而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时,常会使管子与管板的接口脱开,从而发生介质泄漏;为此常在外壳上焊一膨胀节,但它仅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且在多程换热器中,这种方法不能照顾到管子间的相对位移。由此可见,这种换热器比较适用于温差较小(一般管子与壳体壁温小于50℃)但壳程压力不高以及壳程结垢不严重或能用化学清洗的场合。由于此类换热器集中了管壳式换热器的优点,因此应用相当规模广泛。 6.2.2浮头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浮头式换热器可分为壳程出、入口设内导流筒或外导流筒结构。浮头式换热器是针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陷在结构上作了改进,两端管板只在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以在壳体中自由的,故当两种介质温差较大时,管束与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但结构较复杂,而且浮头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知道泄漏情况,所以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管壳壁间温差较大,或易于腐蚀和易于结垢的场合。 6.2.3 U型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U形管式换热器仅有一块管板,它是将管子弯成U形,管子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由于壳体和管子分开,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因管壁、壳壁之间的温度差而产生过大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为双管程,故管内流速可提高。因U形管式换热器仅有一块管板,且无浮头,所以结构简单,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管外便于清洗,但管内清洗困难,所以管内的液体必须是清洁及不易结垢的物料。管子的更换除外侧管子外,管束内层的管子不可能更换。管束中心部分存在空隙,所以流体易走短路(旁流),影响传热效果,故通常在此处设有假管或中间挡板以减少这一流动死区。另外,管束中心处的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减少,结构不紧凑;且U形管的弯管部分曲率不同,管子长度不一,因而流体分布不如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均匀;管子因渗漏而只能堵死;这将造成传热面积的损失。 如壳程需要经常清洗的管束,则要求采用正方形排列,一般情况下都按三角形排列,管程为偶数。 壳程内可按工艺要求设置纵向隔板组成双壳程换热器,增加壳侧介质流速和使管壳程介质呈全逆流流动,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纵向隔板安装在平行于传热管方向。 6.2.4空冷器的基本结构 空冷器的基本结构形式都大致相同,一般由管束、风机、百叶窗、喷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