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2013初稿)
第六章 维生素与辅酶类药物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维生素(vitamin)是生物体内一类化学结构各异,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生长和代谢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但是由于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以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维生素不为机体供给能量,也不作为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辅助因子(cofactor)是结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生物体内存在很多种这样的酶蛋白,即脱辅基酶蛋白,它们必须与对应的辅助因子结合后才具备酶的活性或更高的活性。其中与脱辅基酶蛋白以非共价键的形式结合的辅助因子称为辅酶(coenzyme),其结合键不牢固,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与脱辅基酶蛋白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的辅助因子称为辅基(prosthetic group),其结合键牢固,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大部分维生素或者其本身就是辅酶、辅基,或者是辅酶、辅基的组成部分。二、分类维生素的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有20多种,其结构不同,功能也各异(表6-1)。通常按溶解性质将其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又可分为B族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酰胺、吡哆醛、泛酸、生物素、叶酸、钴胺素和硫辛酸等)与维生素C两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其中B族维生素所包括的各种维生素在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彼此无关,但分布及溶解性大致相同,这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维生素,因为它们的衍生物多为辅酶或辅基。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排泄效率不高,摄入过多可在体内积蓄以致产生有害影响;水溶性维生素排泄率高,一般不在体内积蓄,大量摄入一般不会产生蓄积中毒。表6-1维生素的种类名称主要功能来源临床用途维生素A促进黏多糖合成维持上皮组织正常功能,组织视色素,促进骨的形成胡萝卜、肝、鱼肝油等用于夜盲症等维生素A缺乏症。也适用于癌症治疗维生素D促进成骨作用鱼肝油、蛋黄、肝、奶等用于佝偻病、软骨病等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保护生物膜,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维持生殖机能麦胚油及其他植物油用于进行性肌苷营养不良症、心脏病、抗衰老等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和凝血球蛋白等凝血因子的合成,解痉止痛作用肝、菠菜等用于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的出血症和胆道蛔虫、胆绞痛硫辛酸转酰基作用,转氨作用肝、酵母等试用于肝炎、肝昏迷等维生素B1a-酮酸氧化脱羧作用,转酰基作用酵母各类种子的外皮和胚芽用于脚气病、食欲不振等维生素B2递氢作用小麦、青菜、黄豆、蛋黄、胚等用于口角炎维生素B5扩张血管作用,降血脂递氢作用肉类、谷物、花生、蔬菜、酵母等用于末梢痉挛、高血脂症、糙皮病等维生素B6参与氨基酸的转氨基,脱羧作用,参与转C1反应,参与多烯脂肪酸的代谢酵母、蛋黄、肝、谷类等,肠道细菌可合成用于妊娠呕吐,白细胞减少症等生物素与CO2固定有关动植物组织均含有用于鳞屑状皮炎、倦怠等泛酸参与转酰基作用动植物组织均含有用于巨细胞贫血等维生素B12促进红细胞的形成,转移,促进血红细胞成熟,维持神经组织正常功能肝、肉、鱼等用于恶性贫血、神经疾患等维生素C氧化还原作用,促进细胞间质形成新鲜蔬菜、水果用于治疗坏血病贫血和感冒等,也用于防治癌症辅酶A转乙酰基酶的辅酶,促进细胞代谢动植物组织均含有主要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肝脏等疾病辅酶I脱氢酶的辅酶酵母、米糠、豆类、蔬菜、肝等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肝炎等三、制备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各不相同,决定了它们生产方法的多样性。工业上大多数维生素是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的,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发展迅速,代表着维生素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而直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的不多。化学合成法 是根据已知维生素的化学结构,采用有机化学合成原理和方法,制造维生素的过程。近代的化学合成,常与酶促合成、酶拆分等结合在一起,以改进工艺条件,提高收率和经济效益。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维生素有:烟酸、烟酰胺、叶酸、维生素B1、硫辛酸、维生素B6、维生素D,E,K等。发酵法 即用人工培养微生物方法生产各种维生素的方法,整个生产过程包括菌种培养、发酵、提取、纯化等流程。目前完全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或微生物转化制备中间体的有维生素Bl2、B2、维生素C、生物素以及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等。生物提取法 主要从生物组织中,采用缓冲液抽提,有机溶剂萃取等方法提取目标维生素。如从猪心中提取辅酶Q10,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从提取链霉素后的废液中制取B12等。在实际生产中,有的维生素既用合成法又用发酵法。如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2等,也有既用生物提取法又用发酵法的,如辅酶Q10和维生素B12等。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一、维生素A维生素A(Vitamin A)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是饱和一元醇类。(一)维生素A的分布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肝脏、乳制品和蛋黄中含量较多。维生素A原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胡萝卜、绿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