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技术 主讲:杨晓玲 2016年4月1日 (四)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①合理密植。 ② 科学施肥。③控制田间湿度。④田间病残体和自生麦苗。 3.化学防治:同小麦锈病 课后小结 三、小麦白粉病 (一)症状识别 (二)病原特征 (三)发生规律 ( 四) 综合防治 随堂练习 2、小麦白粉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 )目 3、小麦白粉病只产生无性孢子,不产生有性孢子。 ( ) 三、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 (一)症状识别 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典型症状——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 (二)病原特征 病菌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 (三)发生规律 1、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 1)越夏方式有两种:①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或夏播小麦植株上越夏。②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 2)越冬: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内越冬。也可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 2.传播: 气流传播 3.侵染循环: 4.发病条件 1)品种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白粉病菌的抗病性差异很大。 2)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影响最大。 3)栽培条件:密度高、氮肥多发病重; 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过分缺水干旱发病也重。 4)菌源数量:主要来自当地越冬病菌。 随堂练习 1、下列图片是小麦上常见的病害,请根据症状诊断( )是白粉病。 A B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