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镇中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省镇中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doc

省镇中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 高 一 语 文 期 中 试 卷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kē)争流 国子监(jiàn) 慰藉(jí) 肖(xiào)像 B.残羹(gēng)冷炙 怅寥(liáo)廓 青荇(xìng) 罗绮(qǐ) C.饿殍(fú)遍野 虾(xiā)蟆陵 枯槁(gǎo) 徘徊(huái) D.挥斥方遒(yóu) 佚(yì)之狐 倾圮(jǐ) 角(jué)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轮歌慢舞 踟蹰 翡翠 布署 B.迷天大罪 呻吟 雾蔼 印象 C.苍海桑田 粗糙 眩耀 辐射 D.察言观色 叫嚣 笙箫 度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着彩虹似的梦。 ②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就在这里。 ③他是我校的尖子生,读书非常专心, 教室外的吵闹声也没听见。 A.沉睡 坚贞 以致 B.沉睡 坚真 以致 C.沉淀 坚贞 以至 D.沉淀 坚真 以至 4.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C.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 址的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遣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刘划,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器物上,无论是陶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划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 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幸运地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7.作者认为半坡彩陶上的刻划具有文字性质,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A.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 B.半坡彩陶上的刻划记号同殷代青铜器上的一些刻划文字极相类似。 C.我国古代的器物上有“物勒工名”的传统。 D.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8.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从上下文看,属于该推断理由的一项是 A.彩陶上的某些刻划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B.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C.彩陶上花纹表明当时已使用颜料和柔软性的笔。 D.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 9.作者在第四段中表明对文字产生的推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陶器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笔所绘画的花纹,这些都是 文字。 B.作者说陶器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其它器物上则没有类似文字的刻划。 C.作者说陶器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其它器物上可能也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只是没有发现。 D.作者肯定其它器物上一定有初步的文字,如竹木之类,只是这种质地容易毁灭,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