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曼钢琴小品套曲及其音乐语言的艺术特色.pdf
第 2l卷第 2期
2001年 4月
绸 工 学 院 学 报
INST/TOTEOF SILKTE)m IJ 1EC} 0【_UGY
V 21 H0 2
A 2oo1
文章编号 :1Oo0—1999 c2oo1)02—0046—05
舒曼钢琴小品套 曲及 其音乐语言的艺术特色
吴 磊 (苏州大学艺术学 院 苏州 215021)
摘 要 :德国作 曲余 罗伯特 ·舒 曼 (Robert Schumann)是十 九世 纪上半叶欧洲音 乐文化 史上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在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小品套 曲的创作占有重 要的地位 ,形成了他钢琴作品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力图扩大音乐的范围和 表现方法,用令人耳 目一新的音 乐语言精确、具体地反映现实,形成了其独特的 音 乐艺术特 色 关键词 :舒曼;钢琴音乐;小品套 曲;音 乐语言 中图分类号 :J624 l 文献标识码 :A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他 的创作呼唤祟高的人性,推崇人的感情的表现,处处洋溢着澎湃的热情和激情,又充满着 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梦境。舒曼是舒伯特和威伯的直接的继承者,他在继承和发展德国浪漫 主义音乐传统的同时,叉与德国古典音乐传统有紧密的联系。他力求扩太音乐的界限与手 段,力求在音乐艺术中更细致,更具体地反映现实,反映心理状态、性格、外界的情景, 力求音乐与文学、与诗篇紧密接近;他还大胆地提出和解决新的创作课题 ,从而革新了音 乐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柯栩如生的、激情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舒 曼几部钢琴作品的粗浅分析,探究舒曼钢琴小品套曲及其音乐语言的主要艺术特色。 1809年以前的舒曼只写钢琴作品,1840年转向歌曲创作。白 1841年创作第一部交响 曲开始,进人了他~生的交响乐时期 ,《IA小调钢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是 他唯一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众所周知 ,这部作品创作初期只写有一个乐章,取名为 《A小 调钢琴幻想曲》,舒曼试图对传统的多乐章协奏曲形式作一番革新,创造出单乐章协奏曲 形式,但遭到出版商的刁难,于是不得不在 1845年续写第二、三乐章后交付出版。今天 我们来听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不难发现它确实已经概括了这部作品的基本内容。 舒曼打破旧有结构的尝试并不是从 《_A小调钢琴协奏曲》开始的。基于内容表现的需 要,基于可以不受拘束地沉溺于 自己大胆的幻想中去,这种尝试早在他初期的作品中己显 露出端倪,以后又遵循这条路线走下去,形成了他的钢琴曲在结构形式上一个显著特征。 这就是用小品组成套曲。对于小品的偏爱是浪漫派作曲家的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不像古典 作曲家、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那样,需要宏伟结构建筑的那种理智的力量 ,他们的兴趣集
轻薯晶霁 吴20 磊-02(-192醴5一),男,讲师。
第 2I卷 吴 磊 :舒曼锕翠小品套曲及其音乐语言的艺术特色 47
中在创造一系列短小的作品或松散的一束短小作品。舒曼的许多钢琴套曲虽都可以列人这 种 “松散的一束短小作品”之列,但它们又不同于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门德尔松 的元词歌,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一类的钢琴独奏小品集,这些独奏小品集是由可以单独演 奏的一首首独立乐曲组成的。而舒曼的这些小品是在一个总的题目下,由统一的主题思想 贯穿着而结合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它强调结构的戏剧性并利用极端的对比。早 期作品 《蝴蝶》(0P.2)中,对比的形象迅速交替,因而舒曼曾在 自己的小记事本上写道: “我的 《蝴蝶》大概没有给人们说明任何东西,这些人们看来太蠢了,完全不能了解这种 迅速的变换。”性质类似的文字在 1840年 3月李斯特于穗累斯顿演奏舒曼的 《狂欢节》 后,舒曼所写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又一次见到:“它 (指 《狂欢节》)里面的情绪变化太频 繁,以至于一般不习惯时时刻刻改变情绪的听众跟不上。??虽然他 (李斯特)的出色演 奏也许会使个别人对 《狂欢书》发生兴趣——但无论如何这个人作品是不会吸引全体听众 的。” 结构上,这一特点在 《幻想曲集》中尤为典型。曲集以音响细腻、色调单一、体现 埃塞比乌斯沉思性格的幻想画面—— 《夜晚》开始,与它形成对比的是富于激情 ,具有弗 洛列斯坦性格特征的第二首乐曲 《冲动》,第三、第四首还是这二种对比形象的交替,而 后的四首乐曲中,每曲中部包含着这两个形象的因素,即使最后一首 (即全曲的第八首) 乐曲 《最后的歌曲》,按舒曼给克拉拉的信中所说描写的是一场婚札,兴高采烈的弗洛列 斯坦的形象占有主导地位,但在尾声中却一改这种欢乐而变得惆怅 、茫然,作者那时还在 为爱情进行着斗争,内心深处害怕失去未来的新娘克拉拉,这段埃塞比乌斯性格式的音乐 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在 《克莱斯勒利安娜》中,其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