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doc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
(3)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晨昏线的判读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判读
二、预习导学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问题1:地球沿什么方向自转?自转一周所用时间是多长?【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探究1:教师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学生观察总结地球自转方向,并看书回答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练习内化:【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问题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特点?
探究2:根据地球的自转周期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练习内化: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M、B、C、D四点中线速度为0的是 点,
角速度相等的是 点,
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
问题3:昼夜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完成一次昼夜更替所需时间是多长?
探究3:通过课本12页活动,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探究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昼夜交替的周期。
问题4:什么是晨昏线,如何区分晨线和昏线?
探究4:利用课本11页图,学会判断晨线和昏线。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2·泉州模拟)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2.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答案 1.D 2.B
(2012·北京宣武模拟)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3~4题。
3.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图中P地 ( )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答案 3.C 4.A
5.右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根据题图的纬度可判断上图为北半球,下图为
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北半球的
河流右岸冲刷,左岸淤积,最终小岛可能和①岸相连。
南半球则相反,小岛与④岸相连。
答案 C
(2012·湖北黄冈模拟)图中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弧AB与弧DE相等,A点纬度为70°N,C点以东为东半球,此日处于冬半年。据此完成6~7题。
6.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3:20 B.9:20
C.15:20 D.21:20
7.D点位于E点 ( )
A.正北 B.正西
C.东北 D.西北
解析 第6题,由题干信息: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可判断出C点位于赤道上,
其地方时为18时;由题干信息C点以东为东半球,可判断出C点的经度为20°W,由此
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20。第7题,在昏线ACE上,E点的纬度最靠南,因而D点位
于E点的北侧;此日处于冬半年,说明北极附近存在极夜现象,南极附近存在极昼现象,
由此可确定过E点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所以E点位于D点的东侧,因而可判断出D
点位于E点的西北。
答案 6.A 7.D
(2012·深圳模拟)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
日期不同,读图,回答8~9题。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20°S,60°E) B.(20°N,120°E)
C.(20°S,0°) D.(20°N,180°)
9.此日可能在 ( )
A.1月 B.5月
C.7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每课一练1(人教版选修3).doc
- 1-2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doc
-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鲁教版必修一.doc
-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2 鲁教版必修一.doc
- 1.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案(鲁教版必修1).doc
-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时练 鲁教版必修一.doc
-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鲁科版必修1.doc
-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doc
-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 鲁教版必修一.doc
- 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 人教版 必修一.doc
- 1.3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 1.3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 1.3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doc
- 1.3 第二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doc
- 1.3.1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doc
-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2).doc
-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学案(人教A版必修2).doc
-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案(人教A版必修2).doc
- 1.3.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案(人教A版必修二).doc
最近下载
- 12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1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12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12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ppt VIP
- 心脏超声用于危重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pptx VIP
- 05X101-2地井标准图集.pdf VIP
- 江苏小学绘本阅读手册.pdf
- 营养相关疾病人群的营养与膳食教学实施报告.pdf VIP
- 2024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题(A卷)试题含答案或解析 .pdf VIP
-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教大学纲.doc VIP
- 水星船外机四冲程75-115 hp 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迎“七一”专题党课:重温光辉历史,继承优良传统,以严明纪律激发干事创业活力.docx VIP
- 营养相关疾病人群的营养与膳食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