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初心,不容遗忘.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居者初心,不容遗忘.doc

居者初心,不容遗忘   西晋名将羊祜喜好登山览水,其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赋诗,终日不倦。有一次羊祜慨然叹息:“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使人们不胜叹息的正是奔腾流逝着的时间,它裹挟一切、摧枯拉朽,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在人类短暂的历史中,建筑是最好的庇佑,安居于天地之中,畅游于万物之外,建筑的发展,也是人类心智与情感滥觞的最好证明。无论燕京八景,还是西湖十景,江山胜迹与人类情感早已交融如鱼水。   人事代谢,山水与建筑,也都是凭吊这种流逝最契合的载体。但在浩瀚奔腾时光之中,人类往往将居住进行不必要的复杂化,不断地添加负担,我们最容易遗忘的,恰恰是居者的初心。   混沌   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提及,“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中国的原始人类是从漫长而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地掌握建筑技术。   在南方,由于潮湿多雨,先民为了防水、躲避野兽,在树上搭房居住,这就是最早的“巢居”,也即后来所称的“有巢氏”。最初的木巢,是在一棵树上盖房,然后在相邻的四棵树上盖房,之后发展成干阑式。   北方水土则孕育了另一种方向。由于气候干燥,细密的黄土挖起来很方便。人们模仿天然地洞来挖坑、搭棚、半地穴,后来,房屋逐渐搭出了地面。   当人们度过混沌而蛮荒的时代,聪明的人类开始更自由地居住,中国民居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东方审美,从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都充满了本民族的精神。   居住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最佳选择。北面有山岭屏障阻挡寒风,门前南面有平原耕作招凉,且靠近河流水源,终年阳光敞亮。北京四合院、上海的弄堂、福建土楼、云南傣家竹楼……无不依据当地生活习惯而建成。   民居更是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西藏的石屋、东北的井式木房、云南的竹楼、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帐篷,都充满了朴素的人居精神。   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耕作,与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的自然节奏趋于一致。人在山泽荒原中与天地感应,时光的混沌和跃动着的生命周而复始。   安居   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先民,善于将山水、树木与建筑有机结合,互相映衬。   明人曾有“祠补旧青山”之句,一个“补”字,将中国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秘密尽情显露。无论长城、故宫、颐和园等皇家杰作, 或是布达拉宫、嵩岳寺塔、佛光寺等宗教建筑,都将这一精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院落空间更是气流集散的交汇处,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具有“通天接地”的功能。中国民居于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   当居住发展到最高阶段,就衍生出了园林生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拥有宏大规模的园林主人是汉武帝,他在公元前138年前后所建的上林苑,纵横300里,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   上林苑遍植奇花异草,“草木名二千余种”,宫室星罗棋布,点缀其中。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感叹“杂袭累辑,被山缘谷,循坂下隰,视之无端,究之亡穷”。   到了后世,历代私家名园层出不穷,明、清成为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都堪称一时大观。   建筑与风景互相依傍,成为经典地标。清乾隆十六年,乾隆御定燕京八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诗文。   燕京八景的出现之后,民间后世广为借鉴,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现代园林、庭院绿化亦借鉴燕京八景,建造景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   在先人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宏阔甚至奢侈之时,也有人并未忘却居住的本质。安居生活之中,贵在有一颗涵泳优游之心。江风明月本无主,闲者即是主人。   一代文豪苏轼居官杭州,就把灵隐寺旁的冷泉亭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苏轼不惜早出晚归,长途折腾,都要到冷泉亭来批阅公文。宋费衮《梁溪漫志》记载:“东坡镇余杭……以吏牍自随,至冷泉亭则据案剖决,落笔如风雨,纷争辩讼,谈笑而办。已,乃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以归。”   迷失   高者必坠,盛者必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建筑,与所有文化门类一样,在日后国门大开之际,不断遭受西方文化与审美的挑战。   尽管建筑水平和技术在不断提高,但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水平却可能背道而驰。中国各大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诞生出了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建筑,几乎成了外国设计师试验的廉价场所。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就颇为遗憾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批建筑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前10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