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海洋的荷兰少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拯救海洋的荷兰少年.doc

拯救海洋的荷兰少年   17岁那年,荷兰少年斯拉特跑去希腊海边潜水,希望能看到企盼已久的海天一色。但展现在他眼前的海边,竟全是不堪入目的塑胶垃圾。他看到一只小海狮在垃圾堆里挣扎,几只海龟被破旧的渔网捆住动弹不得。从那天起,斯拉特开始对海洋污染进行研究,萌生了要拯救大海的想法。   斯拉特发现,在洋流的作用下,塑料废弃物会在海面上漂浮、集中。世界上最大的绵延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垃圾岛”,就是由太平洋洋流吸附形成的。如果采用人工清理,需要用八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斯拉特通过研究,突然脑洞大开:既然塑料能在洋流的作用下漂流、汇集,那么,要清理它们,只需要设计一个收集设备即可,也就是借洋流之力让塑料自己跑进收集设备里。   于是,还在读高中的斯拉特将这一概念变成科研项目“海洋吸尘器”计划。他设计的“海洋吸尘器”装置有一组V型的长距离的浮栅,浮栅的张口面对着洋流运动的方向。各种塑料垃圾顺着洋流聚集到装置尾部的船形箱子两侧的收集口,被拦截收集的废弃塑料得到回收利用。装置的动力是太阳、潮汐、洋流产生的动力。因为速度缓慢,洋流带来的各类海洋生物,会在浮栅底部通过。   斯拉特进入大学后,一直梦想把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他开始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做了一个模型来验证,在这过程中不断地试错和论证,持续改良和优化。他看着自己存下来的200欧元零用钱一点点花光,突然感觉这离自己的梦想太遥远了。于是,他开始想办法筹钱,他花了半年的时间到处推销他的海洋拯救计划。然而一开始,没有人理会他的这个计划,他记得一天曾联系过300家公司,只有1个公司回复过他,更多的人是不相信他一脸的童真气息,以及他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拯救海洋计划。   2013年3月26日,斯拉特把自己拯救海洋的一个演讲视频放到了网上。让他吃惊的是,短短几天,就有成千上万的人点击他的演讲,他每天都会收到1500封电邮――人们申请做志愿者,想要帮助他圆梦。   高兴之余的斯拉特赶紧建立了一个众筹平台,15天之后就筹到了8万美元。斯拉特率领着一支由科学家和志愿者等100人组成的队伍进行试验制作。2014年6月,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海洋吸尘器”装置正式拖进海里进行测试。安装好吸附过滤装置后,他向海里扔了一个塑料物,装置成功将扔弃物吸收。试验成功了!斯拉特和小伙伴们欢呼起来。   2015年6月,斯拉特已通过众筹获得200万美元。他选择在日本与韩国之间的马岛海域,部署了一个长约2公里的“海洋吸尘器”装置。目前一切运行正常,设备收集到的垃圾通过船只被运到电厂,转换成了清洁的电能。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斯拉特计划在2016年年初,部署了一个长达100公里的设备,开始对“太平洋垃圾岛”的清理工作。斯拉特估计,在太平洋垃圾岛,用十年时间即可收集7亿吨的塑料垃圾,清理每公斤垃圾的成本是4.53欧元,仅为现有清理海洋漂浮物垃圾成本的3%。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即可把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岛消灭干净。   拯救海洋的路相当漫长,因为塑料废弃物不仅漂浮在海洋表面,还广泛存在于水中甚至水底。而斯拉特的“海洋吸尘器”设备目前只对在海面漂浮的垃圾有效,并且目前的设备还不能“抓住”小于两毫米的微型塑料。但无论如何,斯拉特都决心要做下去。   当然,斯拉特除了清理海洋的梦想,他还打算造出更高级的垃圾清理器,投入污染水域使用。   17岁时的梦想,21岁时就实现了,仅仅用了4年时间。   把海洋变成心目中的样子,想了就去做,这才是你报复平庸的开始。荷兰少年斯拉特,要用自己的梦想,和强大的海洋垃圾打一场战争,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赢。   (选自2016年第4期《青年博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因为一次潜水,荷兰少年斯拉特萌生了要拯救大海的想法;因为受“塑料能在洋流的作用下漂流”的启发,他开启了研制“海洋吸尘器”的计划。可是对一个少年来说,完成这样一个拯救海洋计划不啻于天方夜谭。然而,斯拉特坚信,自己一定能赢。   为此,这位少年开始了种种努力。经过他的不懈努力,“17岁时的梦想,21岁时就实现了,仅仅用了4年时间”,尽管拯救海洋的路相当漫长,尽管“这才是报复平庸的开始”。   这篇人物通讯以时间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清晰地展现了荷兰少年斯拉特为实现“拯救海洋”的梦想的努力过程,表现了一个阳光少年执着梦想的热情。   读有所思   1.为把海洋变成心目中的样子,荷兰少年斯拉特做了哪些努力?   2.读完这篇文章,你能感悟到文中荷兰少年斯拉特有着怎样的情怀?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