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组培引起的高粱4011体细胞突变体的遗传研究.pdf
由组培引起的高梁401-1体细胞
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裴忠有孙守钧刘惠芬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摘要】 通过高粱纯系401—1幼胚培养产生再生植株,后代出现株形矮小、
叶形窄短的突变体。到1997年该突变体经过15个世代性状是稳定遗传的。对
突变体与401-l进行正反交,根据P,、P”F。、F2、F、世代群体株高、叶形变
异的分析,证明突变体是由两对核基因发生的隐性突变所引起的。一对基因是
控制株高的,一对是控制各器官形状变小的微型化基因(该基因也起到降低
株高的作用),并且两对基因是符合独立遗传规律。同时对突变体配合力和应
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l-l、Mh在7个·】生状上的配合力较高,而Ms配合
力较低,但就株高而言,Ms具有负优势,对以后生产上应用有利。
【关键词1 高粱;突变体;微型化基因;遗传
高粱是重要禾本科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主要粮食作物和饲
料作物。要发展高粱生产,现有的种子资源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新品种远远满足不了
当今时代对高产、优质、高抗的品种需求,在继作物杂种优势育种带来的粮食生产高峰
以后,尽管新品种不断面世,但增产幅度不大,高粱生产处于停滞不前。面对如此的生
产现状,育种学家们不断在寻求新的方法来解决粮食生产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
来,随着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在育种上的广
泛应用,作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进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作物细胞突
变育种和创新基因型上已经成为传统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发展。作为重要的遗传变异
来源,已在几十种作物改良中应用并取得可喜成果。Edward…应用玉米幼胚培养,选
择到高赖氨酸含量的突变系LTl9;1987年,施介村等”1利用多穗玉米获得一个高产的
多穗饲料玉米;1992年高明尉”1利用小麦无性系变异育成核8小麦新品种;倪丕冲
等41利用水稻中华8号、lo号幼穗进行组织培养,从体细胞变异后代选择矮秆、高产
的变异细胞系用于生产。鉴于此,我们利用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对高粱纯系401—1进
行突变体筛选,获得微型化突变体,为了更好的使这种矮秆的微型化突变体在生产上利
用,本实验对该突变体遗传做一详细研究。
1材料和方法‘51
1.1供试材料
高粱纯系401—1、突变体后代中的微型化突变体Ms及突变体后代中的高秆材料Mh
74·
(见表1);5个不育系:N32A、21A、314A、A:8602、A:T加36。
表1 401—1、Ms和Mh的性状描述
材料 株高 穗重 千粒蓐 抽穗期 第三叶
植株形态描述
名称 (cm)(g) (g) (d)长(cm)宽(cm)面积(cm2)
40l—l 1799 740 27.6 87.0 553 9.1 3520 植株长相如同正常高粱
Mh 1516 599 238 79.0 549 7.4 2853 植株高、茎细、叶片短窄且上冲
Ms 93.1 455 19.0 79.0 479 7.6 2563 植株矮、茎细、叶片短窄且上冲
1,2方法
1.2.1遗传分析
和1995年配成的杂交组合F3共5个世代,1997年秋随机以单株考察株高、第三叶片长
与宽两个性状。非分离世代测定30株,分离世代300~700株。对能准确分类的性状进
行分组,并进行x2分析,以确定控制这些性状基因的座位数。
1.2.2配合力测定
以5个雄性不育性为母本,以401.1、Mh、Ms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小区3行,行长3m,三次重复,密度为每公顷8.25万株,观测F。代杂种优势,测定
配合力。所取数据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模型进行组合间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 亲本差异及正反交Fl代的比较
2.1.1 亲本及正反交F.代表现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401—1、变异体及其正反交F,代株高均值、标准误及显著性检验统计量t值列于表
2。从表可以看出,4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用高能球磨制备一维纳米片状锌粉的碰撞模型研究.pdf
- 用鸡新城疫La+Sota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NF8株二联苗免疫高水平母源抗体的雏鸡后其免疫效力及相互影响的研究报告.pdf
- 田庄选煤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pdf
- 田径及趣味运动会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pdf
- 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物理启动简介.pdf
- 田湾核电站2#核岛安全壳穹顶钢衬里吊装.pdf
- 田湾核电站场外事故后果评价系统——TWNAOCAS.pdf
- 田湾核电站堆芯功率分布控制方法.pdf
- 田湾核电站放射性环境评价的三关键分析经验.pdf
- 田湾核电站管道抗震分析方法概述.pdf
- 由苯一步制备环己醇的催化过程.pdf
- 由醋酸根桥联的双核铜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pdf
- 由钢坯开轧温度预测钢坯出炉温度的研究.pdf
- 由香茅醛到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的简便全合成.pdf
- 甲型HIN1流感病毒蛋白质序列的预测.pdf
- 甲基丙烯酸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酯的合成及其用作齿科修复树脂助引发剂研究+p472475.pdf
- 甲基丙烯酸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酯的合成及其用作齿科修复树脂助引发剂研究p124127.pdf
- 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改性丙烯酸环氧粉末涂料.pdf
- 甲基丙烯酸甲酯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pdf
- 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400酯的合成工艺研究.pdf
最近下载
- 一种窄冠带条多层缠绕搭接量计算方法及应用.pdf VIP
- 2025年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L10010022《病理学》课程标准.pdf VIP
- 【必备收藏】幼儿建构区游戏指导完整版课件-.pptx VIP
- 主题策略-【专题报告】CANSLIM4.0策略:叠加企业生命周期.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分组实验统计表.xls VIP
-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插画设计-PPT课件(全).pptx
- 古代牝户手抄本雨花香PPT课件.pptx VIP
-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