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
专题1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
【备考指南】
2017届历史知识复习策略
首先,要打通原来相互分离的“模块”知识,形成纵横联系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其次,对重要历史主干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补充“模块”教材的“缺漏”。如果所在学校有“通史”型的教材或教辅材料,最好按“通史”体例复习;如果没有,也可按“模块”教材复习。
有条件的学生可寻找旧课程教材“通史”版本,进行对照补充相应的内容;想要考高分的同学,可适当阅读一些大学通史教材如“中国通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毕竟命题的都是大学教授,这比较契合他们的知识结构。
★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看法
几年来,一大批国内史学界、教育界顶级专家,试图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概念”作出权威性的定义,先后出现N多种提法,至今终于形成比较权威的“五项素养”说。
从内容看,基本可以理解为“史学素养”,而非“历史素养”。无论是历史学习还是考试,“五项素养”都不是孤立、界限分明的,而是相互联系,有机融合为一体的,不要刻意将其割裂开来。
“五项素养”可以简单理解为认识历史事物的五个“何?”
【复习策略】
1.注意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而选择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联系,注重考查的是考生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 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勤于记忆,牢牢地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
2.注意掌握知识的连贯性: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 往往与其他专题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瞻前顾后,前后联系,从整 体上把握历史知识。
【考点预测】由于高考不回避重点、热点,所以宗法制、分封制、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等这些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考点依然2017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 “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现实感更强,更容易成为命题的热点。
考试大纲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5)手工业的发展 (6)商业的发展
(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8)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时代特征】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表
现 政治上 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上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确保贵族特权利益 内容 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
诸侯拱卫王室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性质 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
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 瓦解 春秋开始,战国末完全瓦解(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作用 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保证了贵族特权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自然无为,“逍遥”的人生态度 儒家 孔子 “仁”为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人之性恶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法”“术”“势”三合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主题一 先秦时期的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1.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