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总结(处理技术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评技术总结(处理技术总结)

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洁净燃烧技术;高烟囱排气技术;烟(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技术。1、二氧化硫控制技术主要控制方法有: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替代;燃料脱硫;燃烧过程脱硫;末端尾气脱硫。1.1、燃烧前燃料脱硫:重力分选法;型煤固硫;煤炭转化为清洁二次燃料(煤气化或煤液化)。1.2、燃料脱硫:采用先进燃烧方式—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1.3、燃烧烟气脱硫:通常将烟气脱硫方法分为抛弃法与回收法两大类。一般情况下可按使用吸收剂或吸附剂的形态和处理过程将回收法分为干法、湿法两类。干法烟气脱硫:活性碳法、接触氧化法、石灰粉吹入法、活性氧化锰法、氧化铜法。湿法烟气脱硫:氨法、钙法(石灰-石膏法,应用最广泛)、钠法、镁法、催化氧化法等。2、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烟气脱氮或烟气脱硝)从物质形态来分:湿法;干法两大类。从化工过程来分,三类:催化还原法;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另外还有:洁净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低氮喷嘴等)。具体分类见下表。分类处理方法备注1、催化还原法ü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ü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还原剂:氨、硫化氢、CO)去除率达90%以上2、吸收法ü 碱液吸收法ü 硫酸吸收法ü 氢氧化镁吸收法ü 熔融盐吸收法3、固体吸附法ü 分子筛吸附ü 活性碳吸附ü 硅胶吸附ü 离子交换树脂ü 泥煤-碱法分子筛吸附去除率达95%以上;泥煤-碱法去除率达97-99%4、洁净燃烧技术ü 低NOx燃烧技术ü 低氮喷嘴3、烟粉尘控制技术烟粉尘治理主要通过改进燃烧技术、采用除尘技术实现。3.1、改进燃烧技术:空气和燃烧料充分混合是实现完全燃烧的条件。3.2、除尘技术:根据除尘过程中粒子分离的原理,除尘技术分为:重力除尘;惯性力除尘;离心力除尘;洗涤除尘;过滤除尘;电除尘;声波除尘。一些以大气污染为主,烟粉尘排放量较大的项目,一般采用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粉尘初层发挥主要捕集作用,需要注意及时清灰。电除尘器:处理烟气量大,除尘效率高于99%,可在高温或强腐蚀性气体下操作。噪声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主要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防治对策和措施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原则。1、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基本方法1.1、科学统筹进行城乡规划建设,明确土地使用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预防环境噪声污染。1.2、从声源上降低噪声ü 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ü 在工程设计中,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工操作方法,降低工艺噪声;ü 保持设备良好运转;ü 对高噪声设备或设施,采用减振降噪或加装隔声罩等方法降低声源噪声。1.3、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以噪声敏感目标达标为目的。ü 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和建筑物平面布局,使敏感建筑物远离噪声源,实现“闹静分开”;ü 采用声学控制措施或技术。如:对声源采用隔振、减振降噪或消声降噪措施;在声源和敏感目标间增设吸声、隔声、消声措施;利用天然地形或建筑物起到屏障遮挡作用。1.4、不得已针对保护对象采取降噪措施。2、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2.1、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加装减振垫、隔声罩;设备传动硬连接改为软连接,降低工艺噪声)。对以此类设备为主的车间、厂房,一般采取吸声、消声措施(涂布吸声涂料、吊装吸声板;使用隔声效果好的建筑材料,或减少门窗面积以减低透声量)。一般材料隔声效果可达15~40dB。2.2、对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一般消声器可降噪10~25dB。2.3、电磁噪声: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2.4、针对保护目标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工程措施,主要是以隔声、吸声为主屏蔽性措施。如:利用天然地形、地物作为噪声源和保护对象之间的屏障;或利用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做隔离屏蔽;或安装声屏障等。一般声屏障可降噪5~12dB,全封闭声屏障可降噪20~30dB。3、典型工程噪声防治对策和措施3.1、工业噪声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工业噪声防治以固定的工业设备噪声源为主。ü 首先,从工程选址、总图布置、设备选型、操作工艺变更等方面考虑尽量减少声源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ü 对声源已经产生的噪声,在传播途径上分别采用隔声、隔振、消声、吸声以及阻尼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必要时采取声屏障等工程措施降低和减轻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ü 对敏感建筑物采取隔声窗等防护措施。3.2、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对策和措施公路、铁路、城市轨道噪声影响主要对象是线路两侧的以人群生活为主的环境敏感目标。主要防治对策和措施有:ü 线路优化比选,进行线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距离的调整。ü 线路路面结构、路面材料或是路基、道轨材料改变。ü 道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临街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变更、声屏障和敏感建筑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