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2016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Word版含研究.doc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2016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Word版含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宿迁市三校2016届高三学情调研卷 考试用时10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共主独主(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西方分封制下的诸侯以周天子为共主,承担维护西周统治的义务,故A项中“集体统治”、C项中“诸侯割据”、D项中“地方分权”的表述错误;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官位和封土世袭,属于贵族政治,秦朝统一后,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属于官僚政治。故本题应选B项。 【答案】B 2.宋太宗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这说明宋太宗认为科举制(  ) A.不公平 B.不具备选才功能 C.只能使一部分成才 D.在维护统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为致治之具矣”体现了科举制在选拔治国人才方面的积极性,故排除B项,选择D项;题目中未涉及科举制的局限性,故排除A、C两项。 【答案】D 3、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A. 发明造纸术 B. 发明司南 C.发明火药 D.发明活字印刷术 【知识点】科技成就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B、C、D四项分别发生于西汉、战国时期、唐代和北宋,故由题目中的时间“赵宋”即可选出D项。 【答案】D 4、明朝有学者言:“负惟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否定君主专制 B、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C、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故本题应选D项;题目中未涉及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故排除A项;B项首先由近代早期维新派提出,C项开始于近代鸦片战争后,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明朝”,故排除。 【答案】D 5、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知识点】罗马法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不符,故排除;C、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可知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 6、“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古希腊 A、民主政治发达 B、商品经济发达 C、受东方文化影响 D、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体现了肯定了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故本题应选D项;题目中未涉及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故排除A、B两项;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古希腊并未与同时代的东方发生联系,故排除C项。 【答案】D 7、观察下图,图一文学作品(《十日谈》)的内容与图二(《红楼梦》)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反教会压迫 B.反世俗专制政权 C.反殖民侵略 D.反封建礼教 【知识点】文学成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明清小说,旨在考查比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