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席勒美学中“美的中间状态”
引:
你要不忠地跟我分离,
带走你的美妙的幻想、
你的痛苦和你的欢喜,
无情地跟我天各一方?
逝者啊,难道无可挽留,
哦,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徒然伤逝,瞧你的奔流
匆匆奔赴永恒的大海。①
【摘要】18世纪美学家席勒在他的作品《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美是一种中间状态”,他强调美是一种纯粹自然的状态,通过质料和形式之间的平衡来冲破感性冲动、理性冲动的束缚,审美心境不自觉养成,达到一种审美状态并最终递进到一种道德状态。“中间状态”对于现实中的我们具有哲学启发意义,对于我们应该如何去平衡生活中的美与理想中的美具有启迪和反思作用。
【关键词】中间状态、质料、形式、审美状态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美学思想背景
“在德国,美学理论的起源大约发生在1700年至1750年,它渴望知道一个人在现代科学关于感性世界的新方法所给定的范围内应如何‘观看’客观世界。德国早期美学有一种明显的“视觉”性质以及许多随之而来的解释。这种视觉所具有的某些重要性应该毫不奇怪,因为一些数学模型被运用到天地万物,特别是‘天空之外’尤其要依靠视觉。”②
18世纪的美学家席勒也在探寻着美的定义,什么是审美。黑暗的中世纪对神的崇拜和对人的压抑随着哥白尼的“地心”猜想而告一段落,这使十八世纪的德国美学思想也受到了影响。
①《席勒诗选》钱春绮译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北京 第43页
②《席勒美学的哲学背景》[美]维塞尔Leonard P.Wessell著 毛萍等译 华夏出版社 第11至12页
“18世纪的美学理论逐渐作为根据这种新方法所引起的认识论疑虑和不确定来理解这种“观察”事物“新方法”意义的一种尝试。席勒把美的形象叫做活的形象,他明确地显示出生活概念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即生活美学)和形式概念与德国理性主义美学(即形式主义美学)的关系。只有康德哲学——他的哲学部分地构成一种把近代牛顿科学的有效性从休谟所进行的关于它的理论基础的令人头痛的破坏性分析中拯救出来的巨大尝试——能够提供一种充分的理论基础。正如康德把经验主义远离同理性主义原理结合在一起一样,席勒也试图构建一种活的形象美。”①
席勒遵从康德的美学思想,他注重道德伦理,这与他的挚友歌德发生了冲突,“歌德将自然尊为‘伟大的母亲’”②然而这种冲突并不是不可调解的,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也赞扬了美的自然状态,他认为美是一种活的形象。这表明席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道德伦理的压抑,笔者以为,席勒的注重道德伦理与中世纪所推崇的禁欲主义思想相去甚远,席勒所推崇的是一种不自觉的达到道德状态。他主张的是在人性建立起来之后的遵守道德伦理的舒适状态,从这一方面来说,美同时超脱了道德伦理和自然本能的束缚,是一种自然状态,这与歌德的主张有些吻合。
席勒与歌德初次会晤在斯图加特的卡尔学校,20岁的席勒当时正在军事学校读书。他是在一次获奖中结识了诗人歌德。他们之间的友谊在最开始的十年间都只是保持着不冷不热的状态。在一次两人的促膝夜谈时,他们终于交换了各自的文学意见,自此他们成为了思想上的知己。
从下面席勒于1794年8月23日回复歌德的信笺中笔者可以看到,席勒虽然遵从康德所倡导的道德,然而对于歌德所颂赞的自然,席勒是从心底崇拜的。
①《席勒美学的哲学背景》[美]维塞尔Leonard P.Wessell著 毛萍等译 华夏出版社第13页
②《狂飙人格——歌德》西方智哲人格丛书第2辑 李御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91页
“尽管相隔甚远,我已经对您的思想历程从旁观察了很久,并且怀着不断重新激发起来的钦佩心情注视着您所描绘的道路。您在寻求自然界的必然物,但却是在一条最困难的道路上寻求,面对这样一条路,每一个比较软弱的人一定会望而却步。为了弄清楚个别事物,您把全部大自然作为研究对象;从大自然各种现象的总体上,您探索能以解释个体的原理。为了最终用整个大厦的材料创造性地把一切事物中最复杂的人建立起来,您从简单的组织向着更复杂的组织一步一步地攀登。您试图通过对大自然的模仿创造人,从而深入钻研隐藏在其中的技巧。这是一个伟大而真正富有英雄气概的理想,它充分表明,您的精神如何把它的全部丰富的想象集合在完美的统一之中。您也许从来不曾希望您的生活将会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但是,比起其它任何一条路,也只有选择这条路更加可取。”①
席勒认为歌德孜孜不倦地研究自然正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个途径,歌德选择了这样一条攀登的道路。这条路却给了席勒以启示,甚至席勒在这一方面发展了歌德的思想,我们从自然中得到动力,但同时我们也受着自然法则的束缚。要达到一种美的状态,我们还必须超脱这种自然本能的压制,最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