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河南省漯河第四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考试(期中)试题
漯河四高2014级下期第二次考试
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C.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D.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韩国 C.尼日利亚 D.美国
阅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回答3~4题。
3.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B.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
C.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7年为5.1‰)相似的是C国
D.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0%
4.分析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可以看出( )
A.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不足
B.B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
C.A国人口增长已完成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D.B国15~64岁人口比重大于A国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
6.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C.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8.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9.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10.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A.自然资源短缺 B.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11.大规模人口迁移(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读“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2012年7月,许明与许多大学同学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大学毕业直接奔赴我国西部地区的各个志愿者岗位。导致他们迁向西部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 C.③???? ????? D.④
1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⑥
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 Ⅱ Ⅲ B.Ⅱ Ⅰ Ⅲ C.Ⅲ ⅡⅠ D.Ⅰ Ⅲ Ⅱ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据此完成16-17题。
1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7.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B.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如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阶段Ⅰ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中期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4.6 神奇的眼睛》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河南省淮阳.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5.3 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5.3 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河南省淮阳.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6.1 力》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6.1 力》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河南)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6.2 怎样描述力》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doc
- (河南)河南省漯河第四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考试(期中)试题.doc
- (河南)河南省漯河第四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考试(期中)试题.doc
- (河南)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千口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漯河第四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考试(期中)试题.doc
- (河南)河南省漯河市召陵镇第二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 (河南)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1全等三角形》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1.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4.1.1变量与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4.2.2一次函数(三)》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5.1.4整式的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