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温柔的人道主义的小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本温柔的人道主义的小书.doc

一本温柔的人道主义的小书   人们会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听到想要听到的,其他的,他们常常会遗忘,并不用去醉生梦死。我大概就是这样忘掉了绝大部分我看过的书,因为它们当年并没有让人多么快乐,如今却会提醒自己的堕落。倒是有大量通俗读物虽然因满足各种欲望的快感而让我难忘,却鲜有机会可以提及。余下寥寥无几硕果仅存的名单里,有一本小书,隐蔽在嘈杂混乱目不暇接的时光背后,偶尔不经意地帮助我理解和承受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这本书就是萨特的《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是萨特1953到1954年写的自传,讲述的是自己6岁到10岁出头之间的琐碎生活,那时他年近50岁。这篇自传几经修改,直到1963年才发表,出版后风靡一时,1964年作者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公认此篇功不可没,还引出了之后萨特谢绝诺贝尔奖的故事。之后据说作者曾多次想要续写自传,但都作罢,想来大概也是无需续貂。这篇小说只有两章,读书和写作,据说是萨特回顾自己的经历,惊讶地觉得自己从前所著种种看起来都十足疯狂,于是决定追本溯源,对自己做一番精神分析式的自我批判。“解释我的疯狂,我的神经病的起因。”   然而对我来说,萨特这个陌生的法国人却是以精确的笔触,极为诚恳地告知我,人们其实十分相似,诸多共性,让我能够偶尔平心静气。   我家里这本书的版本是人民文学1988年沈志明的译本,次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又出了一版,是潘培庆的译本,书名译作《词语》。我初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年纪比较小,处于乖巧又愤怒的时期,对于萨特其人一无所知,对于哲学名词毫无兴趣,对这本书的来处全无印象,只是有大量孤独无聊的时光需要消磨,又有强烈的虚荣支持我即便似懂非懂囫囵吞枣也把一些书翻完。熟知萨特语录的人大概可以认出,我不小心模仿了这本书里的一句话:“我是一个作假的孩子……对大众的需求我一无所知,对大众的希望我一窍不通,对大众的欢乐我漠不关心,却一味冷若冰霜地诱惑他们。”   那时候我家里并没有如萨特的外祖父家一样,有很多《高龙巴》那样的书,“在书柜的第五层上……像一只纯洁的鸽子,张着一百个翅膀”,优美而被埋没,我也不至于需要藏起缪塞,假装喜欢高乃依。我读了一些童话、一些历史故事、古典名著、民国名家的集子,一些翻译名著,跟萨特老先生童年的交集大概只有《青鸟》《穿靴子的猫》和《包法利夫人》之类。   我的理解能力大概到了能真诚地欣赏《基督山伯爵》的水平,不过也看完了不知所云的《百年孤独》等等,然而书本、自我与现实中大人的世界之间的隔阂已经开始困扰我了,比如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表演成分以及人们对之佯作不知的态度常常让我烦躁而且无所适从。虽然那时候“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句俗语还没有流行。作为一个孩子,我深知孩子们实在精明狡猾,善于哗众取宠和争风吃醋,可大人们却假装毫不知情,还谓之天真烂漫,或满脸狡黠地笑着称赞;而大人们常常虚伪自私勾心斗角贪得无厌,却教育孩子要尊师爱长诚实正直恭敬谄媚。   仅仅就读书而言,不用人教导,我也学会了把文字分层论等,上得了台面的书就公开一本正经地读下去。纵然觉得《法制与社会》之类充斥欲望暴力的杂志颇为引人入胜,偶得一本都装出百无聊赖勉强用它打发时间的样子,不甚理解《十日谈》里每日把“魔鬼送入地狱”这个趣味盎然的活动,却也知道不能去问人,而每天独自在家或入睡前满脑子排演的大戏里也不记得意淫了多少英雄人物。我偶尔因为这些戏码而对自己忧心忡忡,却自知无处坦白。   文学名著让我觉得雾里看花,通俗读物似乎也没能缓解我的烦恼,反倒让我离理解现实和自己更远了。比如我大概那个时候看了三毛的文章,隐隐觉得有些疯气,于是很想找人确认一下是她自恋得或者抑郁得快发疯了,还是我在阴暗地嫉妒她的才华和美貌,然而简直完全无从问起。更要紧的是,如果这些文字里的人都不是真实的,现实中的人也不时伪装成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自己的样子,连我本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无所适从无法自控,那么人们在这世上活着到底是想要何去何从呢?当然了,那个年纪的我可能并不会这么描述自己的问题,然而气愤和困惑的情绪却真实不虚。   然后我就读到了萨特的这本小书,他替我说道:“我是一个作假的孩子,拎住生菜篮拌生菜只是做做样子,但我感到我的动作已变成了丰功伟绩……我小丑般地博取成年人的欢心,怎么可能把他们的忧虑当回事呢?……他们是我的观众,一排脚灯把我和他们隔开,使我孤傲至极,但这种孤傲很快变成了焦虑……糟糕的是,我怀疑成年人在跟我演戏。他们对我说的话似糖果般甜蜜,而他们之间说话时则完全用另一种语调……外祖父是一位左派老人,他却以自己的行为给我传授右派的格言:真情实况和无稽之谈是一码事;扮演激情就能感受激情;人是有礼仪的生物。”   他装腔作势地读着伟大人物的著作,把他们视为同伴,对这种“行径”,他说:“我莫名其妙,精疲力竭,领略着似懂非懂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