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黄平县森林覆盖率措施及建议.doc

试论提高黄平县森林覆盖率措施及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提高黄平县森林覆盖率措施及建议.doc

试论提高黄平县森林覆盖率措施及建议   [摘 要]本文以黄平县近年来林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根据数据对比,客观分析了提高黄平县森林覆盖率的有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黄平县;森林覆盖率;问题 ;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48-01   引言   近年来,在黄平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平县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九万大山扶贫造林、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等林业生态工程,使我县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黄平县森林覆盖率变化情况   根据1992年第二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成果资料显示,黄平县林业用地面积为70228.2公顷,有林地面积为33550.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5.81%。   根据2016年经省林业厅复核通过的黄平县2015年林地年度变更数据成果资料显示, 黄平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03312.23公顷, 占全县总面积166780公顷的61.95%;有林地面积为70852.66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8.58%;森林覆盖率为55.12%。   二、黄平县森林覆盖率变化分析   全县林业用地103312.23公顷,比上期( 70228.2公顷)增加33084.03公顷,林业用地增加的原因是:(1)全县有5040公顷坡耕地通过退耕还林转变为林业用地;(2)1992年调查时有20832.6公顷的白云质砂石山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促进等方式转变为林业用地;(3)有2856.6公顷白云质砂石山和102.86公顷的石山地此次列入林地计算(1992年列入非林地);(4)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边远的4251.97公顷耕地丢荒而转变为林业用地。   森林覆盖率(加国特灌和四旁树)为55.12%(本期调查总面积166780公顷),比上期(上期调查总面积166900公顷,森林覆盖率25.81%)增加29.31个百分点。有林地覆盖率42.48%,比上期20.1%增加22.38个百分点,原因主要是:   1、1992年调查时的未成林地通过精心管护,转变为有林地;   2、1992年调查时的疏林地通过过封山育林,转变为有林地;   3、1993年到2003年人工造林20449.59公顷,通地精心管护,大部分转化为有林地;   4、1992年调查时的部分灌木林地通过封山育林、人工促进、人工造林转化为有林地。   全县森林覆盖率55.12%,林木绿化率为55.12%。与1992年二类调查相比较,全县林业用地及各地类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近二十三年来,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县森林资源开始向良性方向转化,面积增长迅速。   三、黄平县森林资源存在主要问题   1、全县林业用地面积比例偏低   我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森林覆盖率要达60%以上,且分布均匀,才能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此次调查结果,全县林业用地比1992年调查有所提高,但从全县总体而言,林业用地面积比例偏低,且分布不均。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境内的平溪河、舞阳河、苗岭河、野洞河,每年有大量泥沙流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为加快林业产业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任重而道远。   2、林业用地和森林覆盖率在乡(镇)之间分布不均,我县的纸房乡、平溪镇、浪洞乡、上塘乡、一碗水乡、野洞河乡、旧州镇、新州镇的森林覆盖率较高,而南面的谷陇镇、苗陇乡、翁坪乡、重兴乡、重安镇、黄飘乡等乡镇人口密度大,森林覆盖率低。   3、现有林林龄结构不合理,且分布不均匀。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幼龄林偏多,成过熟林除国有林场和地处偏远的地区外,几乎采伐殆尽,采伐利用困难,成本高。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比例为:46:33.8:17.8:1.8:0.6,林龄结构极不合理。   4、林种结构与树种结构不合理   全县林种结构比例为: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12:16:58:3:11,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所占比例偏大,且树种单一,而经济林和特用林面积偏小。   5、森林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70852.66公顷的森林面积中,生态功能等级为Ⅱ级最大,Ⅲ级次之,面积和比例分别为:Ⅱ级36100.69公顷,占50.95%,Ⅲ级34571.97公顷,占49.05%。说明我县森林物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   6、森林景观有待开发利用   在70852.66公顷的森林面积中,有5769.66公顷森林景观为Ⅰ级,占8.14%;21606.83公顷森林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