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原始社会美术新石器时代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摘要:黑龙江原始社会美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创作中已经出现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写实、写意、变形、夸张、象征等等。而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往往是两种相伴出现或多种一起运用。逐渐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关键词:黑龙江;新石器时代;美术;表现手法
检索: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133-03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东北部,这个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名字,经历千百年被传承下来。她和伟大祖国的其他地区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诸因素而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黑龙江历史不长,文化落后,文物不多,更无古可考,尤其是美术方面更是无根可寻。其实,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外史论界对黑龙江美术史的系统研究一直是个空白的学术领域,人们不熟悉黑龙江历史而造成的。近几年来考古发掘的新资料表明,距今二万三千年前,我们中华民族远古人类的一支就劳动、生息、繁衍在黑龙江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她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摇篮之一。这支远古人类的后裔和黑龙江各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那些古老的但却丰富的图像、色彩、形象、线条,创造了神奇的黑龙江原始艺术,为缔造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黑龙江原始社会美术史是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具有北方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黑龙江地区人类活动开始频繁起来。黑龙江地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到了新石器时代,一些装饰品和加工精美的工具和用品的出现,标志着那时原始先民加工自然物已不仅仅出于实用的需要和单纯获得感官刺激的愉快,而是已经开始萌发了均衡、对称、光洁、色泽、关联性、整体性等符合规律的形式美感,已经开始创造出同自然分离的具有特定社会内容和文化内涵的物品,并通过这些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表现其创造力和喜悦。尤其是陶器的产生,在人类文明的演变中更是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就艺术而言更重要的是它为装饰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这时期黑龙江地区的人类活动也开始频繁起来。随着气候的转暖,人类一批一批的从华北和山东半岛,经过热河山地和辽东半岛进入黑龙江地区,并在黑龙江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二、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黑龙江原始社会美术从新石器时代以后已经出现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写实、写意、变形、夸张、象征等。而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往往是两种相伴出现或多种一起运用。体现了黑龙江原始先民的艺术审美意识已经趋向成熟。
(一)雕塑作品
黑龙江原始先民已经懂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创作雕塑作品了。例如:孔东出土的陶质女神像和沃兹涅谢诺夫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个人面兽身像。在孔东遗址中出土一件陶制的女神像(图1)。这件雕像通高12厘米,通体磨光,表面呈红褐色,只存在上半部,身体很细,有略突的双肩,没有雕出上肢。其头部大,刻画的较为细致,脸的轮廓呈杏桃形,直而高的鼻梁,樱桃小嘴,颧骨略突,柳叶弯眉丹凤眼,十分媚人。其头顶较怪,向后上方高高伸出,似乎是戴着高高的帽子或头饰。在前额顶正中有一个垂直向下的深孔,可能是在祭祀时前额上插一根表示灵性的饰物,可谓是体现了写实的表现手法。
但其身体纤细,而且造型简略,这里又运用了写意的手法。身体与头部放在一起明显不成比例,头大而身小,形成了突出夸张其面部的艺术效果,又运用了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沃兹涅谢诺夫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个人面兽身像(图2)。其中的左侧人面纹只是一个人面,端正地位于主神的正头顶上,可能是主神头上戴的饰件。右侧实际是一个人面兽身像,不仅有前腿、后腿,还有一条弯翘的长尾巴,显然是一位动物神。这位右侧的动物神把头靠在主神的人面头饰旁,显得与主神很亲近。主神像的眼睛是用圆筒状工具戳刺的圆环,环内不施任何纹饰。鼻梁和嘴唇都是堆塑的,高出器表。嘴唇也是戳压出的坑沟。动物神的头面轮廓是圆形的,眼睛、鼻孔是戳刺的深坑。还有一件小陶片只留下一个人像的头部,桃形轮廓,两眼睛都用圆圈表示。在头下还有双肩,其余部分没有了,在这里就运用了写意与夸张并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种把人的面孔嫁接在不仅有前后腿,还有尾巴的动物身上就是运用了裁剪和嫁接的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陶器纹饰作品
在新石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就是陶器。而在陶器上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陶器上的纹饰。陶器上的纹饰多种多样,运用手法更是非常的丰富。那么总结黑龙江地区的陶器艺术品中运用最多的是变形和象征的艺术手法。比如在黑龙江陶饰上经常出现的仿鱼皮的菱形块纹饰。这种菱形纹饰是把鱼鳞拔掉后而留下的鱼鳞痕迹的变形,人们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