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27—2004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地表测量的方法监测滑坡、崩塌的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对滑坡、崩塌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5314—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
CH 2001—9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基准点:建在稳定的岩层或原土层上的经确认固定不动的点,它是监测测量工作的基准和依据。
控制点:用来联测工作基点和形变监测点的相对稳定的点,基准点可以用作为控制点。
工作基点:用于直接对形变监测点联测的相对稳定的控制点。
形变监测点:建在能够反映滑坡(崩塌)体变形特征位置上的点,它的位置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滑坡(崩塌)体的变形。
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滑移摩擦力及各种应力的作用下,以某种形式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
崩塌: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脆弱结构面分割,在重力和各种应力的作用下,以突然的方式脱离母体,翻滚而下,最后堆识于坡脚而形成岩堆的过程与现象。
蠕变:斜坡岩土体在坡体压力(重力为主)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缓慢的持续历时比较长的变形。年移动量不超过1厘米的滑坡体和年移动量不超过1毫米的崩塌体可视为蠕变。
低速变形:滑坡、崩塌体初始显露移动迹象。滑坡体年移动量不超过2厘米,崩塌体年相对移动量不超过2毫米,均可视为低速变形。
等速变形:滑坡(崩塌)体有明显的移动现象,其移动方式接近于等速变形。同方向加速度甚小接近于零。滑坡体年移动量2厘米至5厘米,崩塌体年相对移动量2毫米至5毫米也可以视作等速变形。
加速变形:滑坡(崩塌)体有很明显的移动现象,其移动量有明显的同向加速运动反映。
临滑突变:滑坡(崩塌)体发生剧变,在此阶段滑坡(崩塌)体在急剧滑落(崩塌)中整体遭破坏,滑移至低处相对稳定的位置。
形变平均速率:以复测周期为单位,累计若干周期移动量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一般可按每年、每月、每日或每小时给出其速率值,但在依据其确定测定精度时,应化算为复测周期的速率值。
4   总则
4.1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目的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目的是:用常规的或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在野外滑坡、崩塌现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连续或定期重复的测量工作,准确测定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或空间三维相对位移值,经合理的数据处理提供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及滑带相对位移等动态数据,为掌握滑坡变形规律、险情预报、灾害防治、治理效果评估以及有关部门和政府决策等服务。
4.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精度指标
    滑坡、崩塌监测网点空间位置均以相对点位中误差和相对高程中误差作为基本的精度指标。二倍中误差作为最大误差。
    形变监测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除特别说明外,均系相对于直接的工作基点而言。
    裂缝变形、滑带相对位移、基岩与覆盖层面以及重大断层结构面的错动,采用相对测量中误差作为精度指标。三倍测量中误差作为最大误差。
4.3  滑坡、崩塌监测工作的平面坐标及高程
4.3.1  平面坐标宜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带(或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以滑坡、崩塌体的平均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或抵偿高程面)为投影面。一般应选用国家控制网中的一个点坐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作为平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
    当无法满足上述条件或需要时,允许采用独立的或其他平面坐标系统。
4.3.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高程系统,宜采用正常高系统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如果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大地高或其它高程系统及基准。
4.4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工作的复测周期
4.4.1  基准控制网(包含基准点)的复测周期宜安排一年或半年复测一次,当复测中发现基准控制网点有显著的位移时,应找出有问题的点位,重新选点并相应缩短复测周期:当三次及以上的复测证明控制网点无显著位移时,可适当延长复测周期。
4.4.2  地表形变监测点的复测周期
4.4.2.1  蠕变和低速变形阶段,地表形变监测点宜安排一年或半年复测一次。
4.4.2.2  等速变形阶段,地表形变监测点宜安排三个月或一个月复测一次。
4.4.2.3  加速变形阶段,形变监测点的复测周期应视情况监测,两天~两周复测一次。
4.4.2.4  临滑突变阶段,地表形变监测点的复测周期宜视情况随时安排监测,每天至少一次,
4.4.3  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突破10 几何辅助线与模型(10)——对角互补.pptx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Oracle集群-DG.doc VIP
 - 电解槽电气绝缘资料.pptx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竖炉扩容方案.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ORACLE12CRAC+DG集群容灾主备部署搭建.docx VIP
 - 2025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宁老友粉品牌评价 区域公用品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