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3年地科學測解析.doc
103學測自然考科地球科學試題分析
建國中學 李文禮 wllee@.tw
103年大學學測自然考科地球科學部分的試題,綜合其特色如下:
命題大多能與課綱主題的授課時數配置相當,如主題三的時數和題數皆較多,而且天文、大氣、海洋、地質與環境等各領域的題數多能兼顧平衡,考題也不偏版本。
第二部分題數有7題,占14分,比例如同去年,考試範圍主要是基礎地球科學下冊,但其難度普遍較上冊提高,不止基本觀念要懂,且題目較靈活,變化也較多,如41、43、45等題,所以需要確實具備基礎地科下冊的學科知識。
能應用圖表分析、重視實驗操作的原理,如板塊運動與火山的相關性、乾濕球濕度計溫差的判斷、地面觀測站各觀測儀器的設置等。
整份試題中等偏易也重理解,大致能考出學生的程度,也是一份有鑑別度的試題,傳統題型多,四平八穏,學生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即易得分。
筆者認為以下有幾點是本份試題值得討論的地方:
不管全球或臺灣,應該還有很多有關環境和時事的議題可以入題,相信不是只有2011年日本海嘯過後的廢水而已,尤其地球科學是相當重視全球化和與環境息息相關的應用科學。
地磁反轉或強度改變有沒有可能會造成氣候變遷,目前有些科學家還在努力地尋找證據,甚至有些人相信有,如磁場改變,宇宙射線造成大氣中的凝結核也改變,而導致氣候變遷。
第2題題幹有述” 不是直接造成氣候變遷 ”,筆者認為其實選項內的事件,幾乎都不是直接,例如大型火山噴發,其造成氣候變遷的主要邏輯:因為噴出大量的火山氣體,內含大量的溫室氣體如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因增強溫室效應而致氣溫上升,也就是說”噴發”這事件是”間接”使得氣候變遷。當然簡短的題幹和選項敘述本來就很難精準的說明,否則學生如何應考而有成績高低?而這就是一般紙筆測驗的弊病,只為了一個目前看到還算正確的答案,是不是真相、合理,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此點筆者能理解試題的敘述本來就不會十全十美。
第5題很難歸類於課綱的8個主題內的預期學習成果,雖然這題國中程度就能解出,但不如另外命一題與主題二、太空中的地球的部分,以更符合高中地科課綱要求。
第6題的核廢水會往哪流,有沒有可能:部分廢水東流,也有少部分(或大部分)廢水滯留,其實這些看法真的要有實際觀測數據來判斷、證明最好,尤其地球科學的變因那麼多,有些可能不是我們想當然耳就足以解決的,不是嗎?如果說全部的核廢水都流往太平洋,那日本外海就沒有核廢水了,我想很多人應該都不相信吧。
希望第42題照片能夠再清析些,如再將比例尺放大一些,尤其這種全國性的大考,更應注重印刷後品質。
希望第42題的”海進”、”海退”要定義清楚,出現在第二部分的試題更要如此,因為有些考生可能沒學過,尤其這在各版本幾乎都沒出現過,是不是用”海水面上升”或” 海水面下降”來得直接、簡易。
第44題的地殼厚度分布圖真的很不清楚,等值線沒有連得很好,常被很大的數字中斷,看不清數字是在哪一條線上,一般數值圖內的極值通常是要標明的,但本圖並無標示,真的很奇怪,如重要的青藏高原和安地斯山,可達60至70公里厚。可惜的是本圖沒有註明出處,不然筆者很想拿原圖來檢視一番。筆者有找到相近的圖(/research/structure/crust/index.php),以供比對,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應該可以發現兩圖還是有差呢!
第44題在(C)選項內沒有等高線以供研判,理論來說真的無法斷定此選項正確與否,除非記憶背誦,因為是不是所有地區都已呈地殼均衡狀態,題幹也沒敘述。
第45題的(B)選項如果能更清楚的說明被觀測者和狀態會更好,否則此選項可能有爭議。
第47題(B)必須加上敘述”乾球溫度讀數或濕球溫度讀數相同的狀態下”,乾濕球溫度計溫差越大時,相對濕度才會越小,不要忘了,利用相對濕度表查相對濕度,除了有溫差一欄外,還有另一欄是乾球溫度讀數或濕球溫度讀數,所以其實(B)不一定為真!
以下所附為筆者整理各命題之難易度與課綱主題雙向細目表:
主題名稱
(授課時數) 容易 中偏易 中等 中偏難 難 地球科學(上)
11題占分22分 一、人與地球環境
(4) 26 二、太空中的地球
(5~7) 三、動態的地球
(12 ) 1, 6, 24 37 3, 4 四、天然災害
(4~5) 25 五、地球環境變遷
(7~8 ) 46 2 地球科學(下)
6題占分12分 六、地球古今談
(8~9 ) 44 七、地球環境的監測與探索(12~14) 47 42 41, 44, 45 43 八、地球環境的特徵
(12~13 ) 42 Ps.1.欄位內數字為題號
2.第5題無法歸類於8個主題內,難易度為中偏易
3.第42題和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