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意外的參觀了一個我從來沒聽過的展示館.doc
在台灣各地多多少少都有眷村,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特別陌生,但是對於眷村的生活,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四四南村就像是全國眷村的縮影,藉由它的展示館,讓觀眾得以一窺眷村的容貌。
我意外的參觀了一個我從來沒聽過的展示館。
這次去台北本來預計要參觀三個博物館,分別是史博館、台北探索館和海關博物館,因此在台北住了一晚,難得有機會夜宿台北,而且還是在台北101附近,晚上就到外面晃晃,在去臨江夜市的路上,看到了一個蠻特殊的公園,因為裡面有幾棟房子,外觀是灰色且屋頂是斜的,從小小的牌子上得知是四四南村公園,還寫上展示館的開館時間。
「裡面竟然還有展示館!」我不禁對這個地方產生了好奇心。
從涵秀口中得知以前是眷村,她不知道原來就在這裡,也不知道有個展示館,既然有個展示館就在附近,於是決定隔天來一探究竟。
關於四四南村
四四眷村原是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員工宿舍,隨著都市環境的改變,眷村開始改建,居民們被迫離開,眷村也面臨被拆除的命運,但在有心人士的奔走之下,被列為歷史建築物。現在的四四眷村經過重新規劃之後,其實只剩下一小部份原本的建築物(四四南村),許多都已經拆除挪做他用,所剩下來的四棟建築,稱為信義公民會館,其中一棟是展示館,另外三棟則提供給外界活動及展演之用,旁邊則是公園。
這是我看完展覽並且回家上網找資料後所得知的。有關公民會館的起源,雖然上面的介紹我只以「有心人士的奔走」簡單帶過,但其實它引發了許多的討論與爭辯,不僅僅只是四四眷村是否要保留的爭論,也帶出了「歷史建物還沒進展示館前,從外面看到閣樓跟陽台,覺得很興奮,想說不知道閣樓有沒有開放,沒想到進去之後發現上下已經打通了,沒有樓層之分,原本是一間間的房子也整個打通,看起來倒像是工廠或倉庫,覺得蠻失望的。
我覺得對於這樣一個主題的展示館來說,建築本身也是展示的一部份,不管是外觀還是內部。展示館雖然保存了外觀,可是裡面是打通的,從內部完全看不出原貌,說不定還會有人認為這就是原貌。也許打通了之後,空間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卻失去了原有的風貌;但保持原貌,又可能使展場過份被切割,有展示和管理上的困難;如何在兩者之中取得平衡,我想這就要考驗到建築師的功力了,只是建築師畢竟不是負責策展的人,若在規劃設計時就已經知道要做展示館,建築師可以與策展者一起討論,做出一個更有特色的展場。
動線與展場配置
整個展場的動線很單純,大致上就是繞一圈,也配合了人的習性,進門後從右邊開始看起,只是我發現了有一個地方竟然和動線相反,那就是地上一塊塊的銅板,上面有四四南村的重要記事與年份,但文字方向和我所認為的動線相反,不知道是我所認定的動線是錯的,還是策展時的疏忽。但動線如果是按照文字的方向的話,那年代變成倒推回去的,看起來也不順,而金屬板的反光也增加了閱讀的困難。
展場延著建築物兩邊的牆佈置,中間用長條形的椅子和一建築模型隔開,很輕易的就將展場的空間分割成兩半,貫穿展場椅子不但可供休息,又可以把動線突顯出來。一開始的展區保有原先建物的牆,形成一格一格的空間,面向一格格的空間時,前方是原有的窗戶和門,兩側則是看板,除了第一格鋪有白石頭之外,其他的皆可進去一格格的空間觀看,我不了解第一格鋪白石子的用意,也不知道是否可踏入,導致我必須側著身子遠遠的觀看,十分不舒服。
同樣在那一格格的空間裡,我發現有許多看被被物品遮住,有的只有一兩行被椅背遮住,有的是被衣櫃遮住了一大半,其實這會讓觀眾覺得館方很沒有誠意,因為確保看板都能夠被看到是最基本的,這是館方極大的疏忽。
故事板
展示的故事線是先介紹眷村的生活,有飲食、衣服、教育…….等等,接下來是放映影片,但是那天沒有播放;穿越了一個陰暗的空間來到另一邊,這一邊主要是表達眷村的人來自大陸各地,今日大家也散佈在世界的各地;過來則是兵工廠的介紹以及眷村改建的相關新聞和文件;再過去是一個模擬眷村客廳和臥室的擺設。上述的展示是在門口進去的右手邊,左手邊也有一點空間,除了服務台之外,還擺放了幾個透明的櫥櫃,裡面是以個人為單位的介紹(時光寶盒),我視為是展場的最後一區。而四四南村的歷史,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是刻在金屬板上,並鑲在地板。
在我看來,整個展場的重點是放在眷村生活和漂泊的人生,也因此四四南村本身的歷史才會以如此不起眼的方式呈現。而整個故事線也沒有次序,先是眷村生活,一下又是漂泊的人生,突然來個眷村改建的文件和四四兵工廠的歷史,接下來模擬眷村客廳和臥室的擺設則又算是眷村生活,最後卻又有各人的介紹,變成有點是塊狀的展示,但我覺得如果能夠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排列,會更有感覺。
如果展示館要呈現的是以全台眷村為主角,那四四南村的歷史其實是可以簡單帶過的,但其實內容全是與四四眷村有關,那我認為就不應該忽略了四四南村的歷史,而原有的主題也都可以放進歷史的脈絡裡,因此我重新安排過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