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设备课件)1-4马氏体相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马氏体相变§4.1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定义马氏体: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正方点阵结构。 成分与母相奥氏体相同,为一种亚稳相。 碳原子位于α-Fe的bcc扁八面体间隙中心,即点阵各棱边中央和面心位置。 体心正方点阵 bct ---- α’马氏体。图4-1奥氏体的正八面体间隙 a) 马氏体的扁八面体间隙 b) 扁八面体: 长轴为 ,短轴为c α-Fe点阵中的这个扁八面体间隙在短轴方向上的半径仅为0.19埃,而碳原子有效半径为0.77埃,因此,在平衡状态下,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极小(0.006%)。一般钢中马氏体的碳含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值,所以会引起点阵发生严重畸变。短轴方向的铁原子间距伸长36%,而在另外两个方向则收缩4%,使体心立方变成体心正方点阵。 §4.2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倾动面① 表面浮凸现象(1)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图4-3 马氏体形成时引起的表面倾动(2)马氏体相变的无扩散性 钢中马氏体相变时无成分变化,仅发生点阵改组。 可以在很低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并且相变速度极快。 原子以切变方式移动,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移不超过原子间距,近邻关系不变。(3)具有特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马氏体往往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成,这一定的晶面即称为惯习面。马氏体和母相的相界面,中脊面都可能成为惯习面。 钢中:0.5%C,惯习面为{111}γ,0.5~1.4%C,为{225}γ,1.5~1.8%C,为{259}γ。 马氏体和奥氏体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 相变以共格切变方式进行。MS----马氏体相变开始点。Mf ----马氏体相变终了点。 MS 点以下,无需孕育,转变立即开始,且以极大速度进行,但很快停止,不能进行到终了,需进一步降温。(4)马氏体相变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的图4-10 转变量-时间关系 在Mf点以下,虽然转变量未达到100%,但转变已不能进行。 如Mf点低于室温,则淬火到室温将保留相当数量的未转变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图4-11 转变量-温度关系(5)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 A ? M Ms , Mf ; As , Af ; As Ms 钢中马氏体加热时,容易发生回火分解, 从马氏体中析出碳化物。 Fe-0.8%C钢以5000℃/S快速加热,抑制回火转变,则在590~600℃发生逆转变。(6)马氏体的亚结构 定义:马氏体组织内出现的组织结构称为 马氏体的亚结构。低碳马氏体:位错高碳马氏体:孪晶有色金属:孪晶或层错马氏体转变区别于其他转变的最基本的特点:转变以切变共格方式进行;转变的无扩散性。§4.3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及其亚结构§4.3.1 板条马氏体 在低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Fe-Ni合金中出现,形成温度较高。 特征:每个单元的形状为窄而细长的板条,并且许多板条总是成群地相互平行地聚集一起。图4-12板条马氏体示意图{225}γ或 {259}γ§4.3.2 片状马氏体 在中、高碳钢,高镍的Fe-Ni合金中出现,形成温度较低。图4-14 片状马氏体示意图 先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横贯整个奥氏体晶粒,使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则在奥氏体晶粒内进一步分割奥氏体晶粒,所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越来越短小。 片状马氏体的立体外形呈双凸透镜状,多数马氏体片的中间有一条中脊面,相邻马氏体片互不平行,大小不一,片的周围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 亚结构为细小孪晶,一般集中在中脊面附近,片的边缘为位错。随形成温度下降,孪晶区扩大。 马氏体片互成交角,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对先形成的马氏体片有撞击作用,接触处产生显微裂纹。4.3.3其他形状的马氏体 蝶状马氏体薄片状马氏体ε马氏体§4.3.3 影响马氏体形态及其亚结构的因素(1)化学成分和形成温度的影响 Ms点高 ---- 形成板条马氏体。 Ms点低 ---- 形成片状马氏体。 C%↑ → Ms ↓ 板条M → 板条M+片状M →片状M 位错M → 孪晶M随碳含量增加及温度降低,马氏体形态由板条状向片状转化。合金元素:缩小γ相区的元素均促使得到板条马氏体扩大γ相区的元素均促使得到片状马氏体(2)奥氏体屈服强度的影响在Ms点时,奥氏体的屈服强度小于206MPa; 就形成惯习面为(111)γ的板条马氏体或(225)γ的片状马氏体屈服强度大于206MPa时,则形成惯习面 为(259)γ的片状马氏体(3)奥氏体的层错能 层错能越低,越易于形成位错马氏体。 层错能越高,越易于形成孪晶马氏体。§4.3.4 工业用钢淬火马氏体的金相形态(1)低碳钢中的马氏体 C%<0.3%的低碳钢、低碳低合金 钢,如20#、15MnVB钢等,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的冷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