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语学习者语料库」为本的「了」字句偏误分析1.PDFVIP

以「华语学习者语料库」为本的「了」字句偏误分析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华语学习者语料库」为本的「了」字句偏误分析1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 20, No. 1, June 2015, pp. 79-96 79 ?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以「華語學習者語料庫」為本的「了」字句偏誤分析1 The Error Analysis of “Le” Based on “Chinese Learner Written Corpus” 董子昀?、陳浩然?,?、楊惠媚? Tzu-Yun Tung, Howard Hao-Jan Chen and Hui-Mei Yang 摘要 「了」為中文常見的時貌標記和句尾虛詞,但其表動作完成的語義,可能使華 語學習者將其泛化為過去時標記,而成為學習難點。本文以「臺師大華語學習 者語料庫」為本,分析初級 A2 和中級 B1 英語母語者學習「了」字句時的使 用情形和偏誤類型,有以下幾點發現:(1)初級 A2 和中級 B1 學習者都較難 掌握作為時貌標記的「了 1」,而較容易掌握作為句尾虛詞的「了 2」。(2) 不論初級 A2 或中級 B1 都有「了 1」過度泛化的情況。(3)此二級學習者在 「了 2」及「了 1+2」的使用上,皆多為冗餘偏誤。對於「了」字句的教學,本 文與鄧守信(1999)所主張的建議一致,「了」字句之教學上可由簡入繁,先 介紹「了 2」和相關句型,再介紹「了 1」和相關句型。同時,本文亦歸納出 「了」字句教學時應釐清的重要觀念和建議的教學順序,期能提供華語教材編 寫的參考方向。 關鍵詞:「了」字句、偏誤分析、華語學習者語料庫、華語教學 ?????????????????????????????????????????????????????? 1 本 研 究 感 謝 教 育 部 「 邁 向 頂 尖 大 學 計 畫 」 與 科 技 部 「 跨 國 頂 尖 研 究 中 心 計 畫 」 (MOST 104-2911-I-003-301),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支持。 ? 10610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62 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o. 162, Sec. 1, He-ping E.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10 E-mail: , hjchen}@.tw; huimei.yang2009@ ?本研究通訊作者 The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is Howard Hao-Jan Chen. 80 董子昀 等 Abstract The function word “le” in Chinese serves as both a sentence final particle (le1) and an aspect marker (le2). As an aspect marker indicating the completion of action, “le” has been observed to be frequently misused by learners of Chinese, among which the overgeneralization of “le” a past-tense marker is the most glaring. Based on “NTNU Chinese learners’ written corpus”, we analyzed the usage and the error types of “le” made by English-speaking learners at the beginning (A2) and the intermediate level (B1).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2 and B1 learners acquire le2 before le1, and in terms of error analyses, le1 is the most commonly s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