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用核技术的发展——核电厂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考试说明: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一、建国初期到70年代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 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 “两弹”:原子弹和导弹, “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 概况: (1)1954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2)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4)1970年中国用自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中国跨入了核国家,打破了少数核垄断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长征一号 中华第一星—— “东方红—1”号卫星 1970年 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太空研究和探索领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思考: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前提: (2)政策(重视) (3)科学家的努力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5)经济实力增强 国家独立 ①自力更生的方针 ②1949成立中科院,培养科技人才 ③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 海外知识分子纷纷或国 思考2:建国初期我国科技领域在哪一方面? 军事领域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的目的是: A、确立航天大国的地位 B、发展新能源,开发宇宙空间 C、加强国防,打破美、苏联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D、确立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C “两弹一星”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安定环境)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浙江秦山核电站 1984年,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1991年和1994年先后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这两座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截止到2005年底,两座核电站各累计发电260亿和1 500亿千瓦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及时巩固: 我国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8分)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4分)有何重大意义?(6分) 背景: 成果: 国内:新中国成立,面临严峻形势。 国际: 美帝国主义的敌视 中苏关系破裂; 美苏核垄断的威胁。 巩固国防需要 创设安定环境 ①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 ④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1970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意义: ①打破了美苏核垄断,提高了国际地位。 ②加强了国防,为社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 ③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经过多年努力,在历经成百上千次试验的失败后,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这种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重大意义: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思考: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1)邓小平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袁隆平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二、十年曲折: “文革”期间; 科研事业受挫; 科研工作瘫痪; 科技差距拉大; ——但有突破性进展。 巩固:下列哪些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B、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第一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D 1964 1967 1965 1970 四、走向世界 1、原因: 1)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2)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3)科技规划的实施; 2、成就: A、核技术 B、空间技术: C、运载火箭技术 D、信息技术领域 F、生物工程技术 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通信卫星.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 1990年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神舟”号飞船 ——航技和运载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