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讲 纵断面的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3.满足视距的要求: 凸形竖曲线:坡顶视线受阻 凹形竖曲线:下穿立交4. 凸形竖曲线主要控制因素:行车视距。 凹形竖曲线的主要控制因素:缓和冲击力。 (二)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视距长度: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 设置凹竖曲线的主要目的:缓和行车的离心力,确定R时,应以离心加速度为控制指标 。 三、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变坡点桩号BPD 变坡点设计高程H 竖曲线半径R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变坡角ω= i2- i1 曲线长:L=Rω 切线长:T=L/2= Rω/2 外 距: 3. 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切线高程: 2.计算设计高程 K5+000.00:位于上半支 横距x1= Lcz – QD = 5000.00 – 4940.00=60m 竖距 K5+100.00:位于下半支 ①按竖曲线终点分界计算: 横距x2= Lcz – QD = 5100.00 – 4940.00=160m 竖距 K5+100.00:位于下半支 ②按变坡点分界计算: 横距x2= ZD – Lcz = 5120.00 – 5100.00 =20m 竖距 作业: 某二级公路一路段有三个变坡点,详细资料如下: 变坡点桩号 设计高程 竖曲线半径 K12+450 172.513 5000 +950 190.013 4000 K13+550 173.513 3000 试计算K12+700~K13+300段50m间隔的整桩号的设计高程值。 * * (一)竖曲线设计限制因素 1.缓和冲击 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离心加速度为: 二、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根据试验,认为离心加速度应限制在0.5~0.7m/s2比较合适。我国《标准》规定的竖曲线最小半径值,相当于a=0.278 m/s2。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时间行程不过短 最短应满足3s行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应以满足视距要求为主。 按竖曲线长度L和停车视距ST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 1.当LST时: A B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令 最小半径: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当LST: 因为: 所以: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竖曲线最小长度:3秒行程 控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除满足缓和离心力要求外,还应考虑两种视距的要求: 一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 二是保证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 《标准》规定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3s行程要求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矿难时常有 求生有门道——煤矿工人怎样从矿难事故中萃取“求生之道”[主讲人-王传钧].ppt
-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随机区组的设计与析因的设计资料的方差剖析.ppt
- 研课标说教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树.ppt
- 硬件加密芯片—加密模块—解决的方案.ppt
- 硬度——项目教学版.ppt
-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ppt
- 研课标说教材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树.ppt
- 碧桂园营销的方案.ppt
- 破解写作教学秘密.ppt
- 确立目标与具体任务.ppt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3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2)课件.ppt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课件.ppt
-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二章细胞工程2.3动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第2课时课件.ppt
-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二章细胞工程2.1植物细胞工程课件.ppt
-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章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4.3禁止生物武器课件.ppt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3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1)课件.ppt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生物的进化4.2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课件.ppt
- 有机化学课件教案-07-3 芳烃.ppt
- CY30袖珍式氧气检测报警仪产品概述.pptx
- 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方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