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章工业催化剂制备与使用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淀剂加入金属盐类溶液,得到沉淀后再进行处理。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步骤是: 单组分沉淀法:如制备非贵金属的单组分催化剂或载体 共沉淀法:多个组分同时沉淀(各组分比例较恒定,分布也均匀) 均匀沉淀法: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充分混合后,逐渐改变条件得到颗粒均匀、纯净的沉淀物. 导晶沉淀法:借助晶化导向剂引导非晶型沉淀转化为晶型沉淀. 沉淀时金属盐类的选择 一般选用硝酸盐(大都溶于水) 贵金属为氯化物的浓盐酸溶液 铼选用高铼酸(H2Re2O7) 沉淀形成影响因素 浓度:溶液浓度过饱和时,晶体析出,但太大晶核增多,晶粒会变小) 温度:低温有利于晶核形成,不利于长大,高温时有利于增大,吸附杂质也少 pH值:在不同pH值下,沉淀会先后生成 加料顺序和搅拌强度:加料方式不同,沉淀性质有差异 沉淀的陈化和洗涤 晶型沉淀陈化有助于获得颗粒均匀的晶体(吸附杂质较少) 非晶型沉淀一般应立即过滤(防止进一步凝聚包裹杂质) 一般洗涤到无OH-,NO3- 实例一 分子筛的合成 方法:将载体放进含有活性物质的液体中浸渍 浸渍法的原理: 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上的吸附 毛细管压力使液体渗透到载体空隙内部 提高浸渍量(可抽真空或提高浸渍液温度) 活性组份在载体上的不均匀分布 过量浸渍法:将载体浸入过量的浸渍溶液中(浸渍液体超过可吸收体积),待吸附平衡后,沥去过剩溶液,干燥,活化后再得催化剂成品。 多次浸渍法: 重复多次的浸渍、干燥、焙烧可制得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催化剂 可避免多组分浸渍化合物各组分竞争吸附 将浸渍溶液渗透到载体的空隙,然后加入沉淀剂使活性组分沉淀于载体的内孔和表面 直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机械混合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化学组成稳定 (球磨机、拌粉机) 分散性和均匀性较低 湿混法:固体磷酸催化剂(促进烯烃聚合、异构化、水合、烯烃烷基化、醇类脱水) 干混法:锌锰系脱硫催化剂(合成氨厂的原料气净化,脱除其中含有的有机硫化物) 离子交换法包括: 利用离子交换作为其主要制备工序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的手段把活性组分以阳离子的形式交换吸附到载体上 适用于低含量,高利用率的贵金属催化剂 适用于活性组分高分散,均匀分布大表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氢型分子筛的制备(H-ZSM-5): 制备Zn/ZSM-5(用于丙烷芳构化): 反应器中需要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催化剂颗粒(球型、条型、微球型、蜂窝型等) 颗粒形状影响到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强度、阻力、传热 固定床用催化剂: 形状不一的粒状催化剂易造成气流分布不均 颗粒尺寸过小会加大气流阻力,且成型困难 移动床用催化剂 在移动床中,当催化剂失活时,可通过特制的闭锁装置,利用催化剂本身的重力,缓缓地将催化剂移出反应器。送入再生器再生,再生过的催化剂则用同样的办法,输送回反应器,这样实现了反应与再生的连续操作。这种系统,催化剂床层相当于在系统移动,称为移动床。催化剂的强度、粒度范围较大(微米-毫米) 机械强度要求高(催化剂需要不断移动) 形状为无角的小球(直径3-4mm或更大) 流化床用催化剂 催化剂必须有良好的流动性能 微球颗粒直径为20-150μm 悬浮床用催化剂 催化剂颗粒在液体中容易悬浮,循环流动 微米至毫米级的球型颗粒 催化剂的压片成型工艺: 颗粒形状一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强度高 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 缺点,生产能力的低,设备复杂 催化剂的压片成型工艺: 颗粒形状一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强度高 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 缺点,生产能力的低,设备复杂 催化剂的挤条成型工艺: 塑性好的物料(铝胶等),或粉状物加了粘结剂后可挤条成型 强度低(可烧结补强) 催化剂的喷雾成型工艺: 用雾化器将溶液分散为雾状液滴,在热风中干燥而获得微球型催化剂;流化床催化剂大多用该法 催化剂的滚球成型工艺: 适用于球型催化剂的成型 粒度均匀,形状规则 机械强度不高,表面粗糙 微乳化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它是由Hoar和Schulman 1943年发现的,并于1959年将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均相体系正式定名为微乳液(microemulsion)根据表面活性剂性质和微乳液组成的不同,微乳液可呈现为水包油和油包水两种类型。 特点: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尺寸在10-100nm之间;透明或半透明 胶体(colloid)是一种分散相粒径很小的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短程作用力。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分散的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分散的粒子大小在1~1000nm之间。 凝胶(Gel)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状骨架,骨架空隙中充有液体或气体,凝胶中分散相的含量很低,一般在1%~3%之间。 实例: boe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