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VIP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3.(2011·烟台学业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阿保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阿骨打建立金,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4.(2013·聊城学业考)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始设“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疆域空前辽阔”“设‘十省分天下之治’”可以判断是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故选C。 5.(2013·滨州学业考)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 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 是(  ) A.东汉 B.唐朝 C.宋代 D.元朝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示意图中①处表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链接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故选择C。 6.(2012·济南学业考)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下列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 A.“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B.“(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C.“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解析】选A。本题以江南经济开发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史料能力。结合备选项中的史料及史料的出处,可知A说明江南地区在西汉以前贫穷落后,尚未得到开发。B反映出江南地区在南朝时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C、D说明在宋朝已经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综上分析选A。 7.(2012·青岛学业考)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 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 终于在南宋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 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宋代”。宋代商业繁荣,开封和杭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唐朝时,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8.(2013·临沂学业考)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称:妇女缠足“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该恶习在中国流行了1 000多年,说明在历史上中国妇女(  ) A.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平等 B.思想落后,害家凶国 C.足不出户,五谷不分 D.受到了严重的封建束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南宋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严重的封建束缚。 9.(2012·莱芜学业考)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游夜市,喝冷饮 B.坐牛车,住邸店 C.逛“瓦子”,吃甘薯 D.挂年画,贴“桃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宋代商业繁荣,有夜市和早市。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有冷饮。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那时供住宿的邸店很多。随着城市的繁荣,东京城内有了娱乐兼商业场所的“瓦子”。今天的多数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即今天的春节,人们有挂年画、贴“桃符”的习俗。所以A、B、D的说法都符合史实。甘薯是明代才从南美洲引进的,故答案为C。 10.(2013·聊城学业考)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闲听瓦内讲评书”描述的是北宋出现的娱乐场所瓦子内讲评书的情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1.(2012·莱芜学业考)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第二讲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 民族关系的发展 主题一 从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知识主线】 考点一 民族政权的并立 【课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政权的建立: _____ 赵构 1127年 汉族 南宋 会宁 阿骨打 12世纪初期 _____族 金 兴庆 元昊 11世纪前期 _____族 西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