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9《音乐之都维也纳》课件4 沪教版精要.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9《音乐之都维也纳》课件4 沪教版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9《音乐之都维也纳》课件4 沪教版精要

* 新年音乐会永远的主角——施特劳斯家族   每年新年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全是施特劳斯家族所创作的各类圆舞曲。约翰父子就是这个圆舞曲王国的缔造者。   圆舞曲是舞曲中最流行的一种,它所伴奏的圆舞,又叫作华尔兹,就是旋转的意思,这种圆舞最早是奥地利山区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蹈,节奏明快、曲调优美,后来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音乐体裁。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280首舞曲风格的作品,其中圆舞曲占半数以上,由于其在圆舞曲方面的成就,人们尊称他为“圆舞曲之父”。   1875年小约翰·施特劳斯来到人间,由于从小就生活在音乐之家,不到7岁,就尝试着写了第一首圆舞曲。但父亲并不支持他从事音乐,送他进入一所工业院校读书,毕业后,在一家银行当职员,这使得倾心于音乐的小约翰感到十分苦恼,然而他对音乐的热情有增无减,18岁时,父母分居,在母亲的支持下,师从当时著名的乐队指挥约瑟夫·德雷克勒学习作曲。19岁时,小约翰组建了一支由15名乐手组成并自己指挥的乐队,于1894年10月15日首演于多玛伊亚的游乐场获得圆满成功,第二天维也纳的一家报纸登出一条大标题:“晚上好,老施特劳斯;早上好,小施特劳斯”。   小施特劳斯一生写了400多首圆舞曲,其中《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雷电波尔卡》等名曲,至今仍是音乐会的热门曲目,由此,人们把小约翰·施特劳斯称为“圆舞曲之王”。 哈农库特·尼可劳斯(Nicolaus Harnoncourt)   生于柏林,师事格吕默学习大提琴。1948——1951年就学于维也纳音乐学院,1951——1969年在維也納交响乐团任大提琴师,大学时期便立志古乐及古乐器的研究,并在许多音乐会上演奏古大提琴。1953年创建维也纳音乐中心,专门演奏1200——1800年间的古乐,并精心研究古乐器的演奏技巧。其爱妻爱丽斯担任该中心经理。他曾率维也纳音乐中心巡回欧美、澳大利亚,并出版了许多唱片,从此声名大振,成为近代以仿古方式演奏古乐及巴洛克音乐的先驱。    哈农库特校编了巴哈的《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并按新版本排练了蒙台威尔第歌剧《尤利塞斯重返故园》、《波佩阿的加冕》和《奥菲欧的故事》,并灌制成唱片,后又与苏黎士演出经理人庞涅利合作,重新以崭新的面貌(注:或说“传统”的方式)重排上述三台歌剧,并先后在维也纳、爱丁堡、米兰、汉堡、威斯巴登及柏林等地公演。1972年他出任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研究所教授,在许多国家讲学、主持研讨会,并于不莱梅皮俄锡亚举办蒙台威尔第与巴哈作品指挥训练班。1980年他因讲解与诠释巴洛克作品成绩卓著,与古斯塔夫同获“埃拉姆斯”奖。1981年其工作又有新的突破,他与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合作,以新的表现手法,一扫传统的尘埃,录制许多莫扎特交响曲、歌剧及合唱作品。在发行的唱片中有多首《交响曲》、《安魂曲》、《泰默斯》剧乐,以及歌剧《伊德梅尼欧》,后者与庞涅利合作,曾在舞台公演。    哈农库特说,他年轻时简直不能相信十八世纪的弦乐奏鸣曲在演奏时,声音如此枯燥沉闷。但是他认为关键原因不在于使用古乐器来演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发现一种适当的演奏形式,还包括许多比乐器本身更重要的问题。认为用某些顶尖水平的时代乐器来表现巴洛克音乐,或许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但是好归好,好到顶也不能算是真的好巴洛克音乐。须知有很多特殊效果是现代乐器很难表达出来的。(注:哈先生的意思是,古乐器无论是音域、共鸣音量、音质……都不如现代乐器饱满丰富,而古乐又太简单,如果照章演奏,效果会像嚼风干桔皮。表面上看,用现代乐器演奏确实比较悦耳。但是,如果透过研究和考据,找到当年的正确演奏方式,古乐器可以发出正确而完美的效果,甚至超越现代乐器的极限),他在维也纳对古乐器可以充分再现巴洛克时代作品的音色。一般来说这些东西肯定可以好听,须知巴哈不会让他的乐师们奏出蹩脚的音乐来的。如果他们无法好好演奏他的作品,他干脆写些简单的东西算了。所以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巴哈作品是一面反映当时演奏者水平的镜子。维也纳音乐中心里每位乐师对与现代乐器相对应的古乐器都很在行,演奏起来得心应手。相比之下,哈农库特想不出表演巴洛克作品还有什么可取的现代方法。即使有什么现代方法,对于他来说也只会是一种集普意、十九世纪传统与愚昧无知于一锅的大杂烩。另一方面,现代乐器拥护者认为真正具说服力的现代诠释尚待发掘。    自德利风根公司1966年发行“勃兰登堡协奏曲”以来,哈农克特领导的维也纳音乐中心录制了许多巴洛克时期的名曲。其中许多作品在国际上多次获奖,其它重要唱片还有巴哈的管弦乐组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蒙台威尔第《奥菲欧的故事》、拉摩的《卡斯托和波吕》、韩德尔的《伯沙萨王》、巴哈的《圣诞清唱剧》以及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他与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