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201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景物形象之意象、画面、意境导学案.docVIP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201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景物形象之意象、画面、意境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201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景物形象之意象、画面、意境导学案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景物形象之意象、画面、意境导学案 【学习目标】 景物形象之意象、画面、意境答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知识要点及归纳】 一、意象类题型 注意: 1.意象必须是名词。《子规》“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意象应为“锦水残春”“似雨花”“如霜月” 2.审题,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要求。如《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 答案为“青苔”、“绿树”、“南风”。 3.意象要找全。 4.分析意象内涵时要注意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深层含义时要写上感情。 如:《钟陵禁烟寄从弟》“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试就诗歌首句中“落絮飞花”和“日又西”两个意象加以分析。(6分) (1)“落絮飞花”,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飘荡不定的情景,(1分)寄托了作者远离亲人的飘零之感;(2分)“日又西”,写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时间漫长,(1分)突出了作者一。天处在思念亲人的情感煎熬之中。(2分) 5意象的作用:①线索 ②象征意义,双关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13高考 江西卷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⑴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⑵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2. 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3.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4分) 4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4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5分) 二、画面类题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图景)? 2.答题步骤: ①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 2011(安徽卷)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