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水画的缘起因素探讨(共3067字)
山水画的缘起因素探讨(共3067字)
本文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哪两座山峰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哪两座山峰是彻底相异的,水的变化和谐就更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了。绘画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为什么许多画家仍钟情于庐衡、眷恋于荆巫、沉迷于江河呢?他们面向山水,目遇神会,如痴如醉,而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许多画家却手足无措,力不从心,这足以证明山水的“入画性”特征对山水画艺术产生的重要意义。
主观原因
上面谈的是山水画兴起的客观因素,但这种客观因素没有人的发现和审美观照永远只能是自在之物,而不会成为绘画的表现题材。任何艺术现象都深深地打下了那个时代人的烙印。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一部美术史就是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史。我认为:山水画的出现是人的审美视野的扩大和审美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现代人类学、历史考古学有证据表明,最早的人类艺术活动是和生产劳动密不可分的,受着实用性的支配。对于原始人来说,审美意识即便存在,也只能是深埋潜藏着的。虽然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磨制工具比旧石器时代打制的要细致得多,但他们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锐利、便捷等实用性能,并非为了审美才如此为之。诚然,打制的石器比自然的石块要精致,磨制的石器又比打制的石器不仅具有形体上的精巧,而且还多了光泽的美。这说明原始人类的审美意识虽然是潜在、蒙昧的,但一直没有停止进步。
人的自觉审美意识是以人的自我觉醒为前提的。缺乏自我意识的原始人类,是不可能产生寄情山水风物的“林泉之致”的。其实,那时的人们不仅没有欣赏自然的意识,甚至还有畏惧自然的倾向。所以山水题材的绘画形式,姗姗来迟就是自然的事了。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产品有了剩余,这无疑有利于精神文明的提高。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审美意识也渐渐进入相对自觉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被笼罩在大的时代精神下面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绘画的功能仍局限在为宗教、神话故事、祭祀和政治伦理宣教服务上,这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奴隶社会建立,为了巩固其宗法统治秩序,宣传本阶级的施政思想,举世闻名的青铜艺术出现了。殷商的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所具有的威严、力量和意志,正是那个时代共同的审美精神与观念的体现。直至西晋的陆机,仍强调绘画的社会功能,他说:“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艺术在原始社会有很大的一致性———和生存状况关系密切,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其中包含着的审美因素是原始人不自觉的创造。那时人的审美意识尚处于潜在的萌芽状态。后来,随着文明社会的开始,人类的审美意识从不自觉进入了相对自觉的状态。但这总的来说,都没有突破为政治、伦理和宗教、神话宣教服务的樊篱。这样就导致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只能局限在人和神身上,对山水风景则极少有意识地关照。先关照人自身的生存,再审视周围的世界,可能就是山水画出现远远晚于人物画的主观原因。前面已提到,人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不断提高的、“喜新厌旧”的人类审美意识,绝不会停止不前。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高度觉醒,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视野的拓展,画家们终于醉心于美丽而神奇的山水之中,这当然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时代背景
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据此,可知山水画于魏晋南北朝期间已独立登上绘画舞台,摆脱了作为人物背景的附属地位。除此,那时还出现了两篇关于山水和山水画艺术的重要论著:一是南朝宋时画家、理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二是同时代的画家王微的《叙画》。这两篇画论是对当时山水画实践的总结,不仅对当代山水画创作有指导意义,而且奠定了中国山水画进一步发展的文化理论基础。中国山水画为何发端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呢?除以上所论还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沃尔夫林说:“甚至最有创造性的天才也不能逾越在其诞生之日就为他确定了的一定界限。不是一切事情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的,特定的思想只能产生于发展的特定的阶段。”这是颇精辟的论点。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重要变革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表现在儒学的衰颓和庄老的流行,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首先是儒学自身走向了极端,物极必反,衰颓是不可避免的。据史料可知,自从汉武帝任用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甚至被宗教化、被神话。尤其是发展到东汉时期,儒学竟与谶纬迷信广泛融合,神秘色彩更加浓厚,再加上它被不断的教条化、繁琐化,其虚伪性日渐明显,这势必遭到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的反对。对儒学纲常的冲击,恰好给老庄思想开辟了发展道路。这就给后来的魏晋“玄学”提供了思想根源。而“玄学”的盛行,不仅促进了“蔑礼弃法”放诞风气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解放,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新的美学思想的形成。于是中国的文学、艺术在此时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