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 质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行为的先导挺身而出无怨无悔;也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今天,我们来学习“底层的光芒”,学习这些平凡人的光辉,他们的精神和伟人一样,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发光。首先,让我们走进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学习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关注平凡的手工业者身上人格的光辉。 1.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理解小说的主题,把握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 2.鉴赏小说的白描手法,学习小说中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 3.领会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学习格斯拉朴实、诚恳、忠实于自己技艺的美好品质。 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 作家。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使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品质》写于1911年。作者描写的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于是一部分人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产生无限怀念,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1.给下列变红的字注音 沁( )人心脾 鬈( )曲 赊( )账 趿( )拖鞋 蹙( )眉 时髦( ) 褶( )皱 脚趾( ) 诧( )异 断炊( ) qìn quán shē tā cù máo zhě zhǐ chà chuī 2.释词语 簇新: 赊账: 迟钝: 喃喃: 慈悲: 漫不经心: 不可思议: 极新;全新。 把买卖的货款记在账上延期付款。 (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慈善和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 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1.这篇小说叙述了在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的怎样的故事?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提示】格斯拉是个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却越来越清淡,可怜的老头儿后来饿死了。 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我与格斯拉的故事;另一条是暗线,格斯拉自己的故事。 2.主人公格斯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他是一个品质高尚,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偷工减料,遵从诚信,极为敬业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小说形象总结格式: ××是一个……(思想性格、道德品质+身份)形象 【提示】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初次做靴 多次做靴 最后做靴 谈论靴匠 生意忙 生意差哥哥死 生意淡铺面让 人饿死 明线 暗线 (第1~21段) (第22~42段) (第43~58段) 3.请按小说的情节结构将课文标序分段。 (第59~67段) 4.作者是怎样写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和人品的高尚的? 【提示】⑴小说开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格斯拉的手艺。 ⑵先赞美靴子的制作手艺,后介绍制靴人。外貌描写加点评,这是个严肃认真、不擅交际的人。点出了矛盾:因为质量好,所以靴子经穿,人们也就不常到他的店堂里去。 ⑶从介绍“我”和格斯拉的具体交往中,写出格斯拉的信誉好,靴子的质量高。 ⑷面对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格斯拉愤怒、鄙视。他不粗制滥造,不坑害消费者,展现出一个底层劳动者纯洁朴素、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他坚持这一贯的做人准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5.“我”尽可能多地向他定做靴子,赞美他做的靴子。“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同情、怜悯格斯拉,想在资金上帮助他。 6.为什么每次“我”都要赞美他帮我做的靴子? 【提示】因为靴子的质量和做工确实越来越好。同时,“我”也认识到手艺人并不在意人们在物质上的慷慨施舍,他们更需要顾客对其手艺的尊重。靴子的灵魂是格斯拉赋予的,对靴子的肯定和赞美亦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尊重。 7.除了“我”,文中还提到了谁?他又是如何看待格斯拉的? 【提示】文中还提到了年轻人。 对他的做法
文档评论(0)